《〔英國〕哈代·那個聲音》經典詩文賞析
我深深眷念的女人, 是你在喚我,
在喚我, 說你已不象過去那樣,
你變了, 已不再是我的一切,
倒象那美日子初次相見的模樣。
我聽到的豈是你的聲音? 讓我瞧瞧
你就象我當年走近那城鎮,
你在等著我; 是的, 讓我瞧瞧
你當初穿的那身藍色長裙!
難道這只是微風絮絮
懶洋洋地吹過濕潤的草徑?
你的生命已消殞無聲,
再也聽不見, 不管遠或近。
我就這么樣踉蹌前去,
在我四周落葉紛紛,
北方草叢吹來的風噓噓,
還有那個女人的喚聲。
(袁可嘉 譯)
寫詩不分年齡。 持有詩國通行證的無一不是有著真情實感的詩人。寫這首詩時,哈代已年過七十,暮年喪偶,孤雁鳴伴。在這里, 倒成了亡靈呼喚生者,操使的是一種側向寫法。人入冥界, 靈肉俱逝, 又怎能發出對生者的呼喚?究其實,這實在是由于生者懷人至切,發生了感覺上的變異所致。有了這種發自內心的情愫,也就意味著枯井漾起了清亮的水花,它汩汩而升,盎然而溢,于是老詩人獲取了繆斯饋贈的優秀的懷人之什。
幻覺往往來自至情與癡思,心理學上稱之為情感的極化。第一節寫幻聽:詩人聽到亡妻“我深深眷戀的女人”的呼喚之聲,說她已變得一如初戀時的模樣了。聞聲,仍不解懸想之苦,急欲“瞧瞧”愛妻,于是產生了幻視, 以“當初穿的那身天藍色長裙”作為幻視的具象之物。幻聽、幻視暗示著愛情新的輪回,這也表明早期生活經驗對一個人后來的精神歷程將發生重要的影響。最初的經歷往往是印象最深也最足珍視的,它象古老而年輕的精靈,躍躍如昨地閃跳在詩人的篇頁中。
這一精靈安奉在人的感覺世界,畢竟不可能持恒地伴隨人的精神活動以始終,它是一個短暫的“閃回”,不久終于托送著生者在現實中著陸。第三節便以“微風絮絮”之于“濕潤的草徑”的自然聯系,宣示幻覺的間歇,再度接受既有悲思的襲籠。真是云破月出,月沒云覆呵。第四節以“我……踉蹌前去”這一體態語言,訴說一種失落感,進而又以“落葉紛紛”、 “風噓噓”以及“那個女人”的影聲的唉聲形象,創造了一個悲劇氛圍, 以供生者作無盡的幻感,永恒的幽嘆。
悲愴與詩意的揉化,心理分析和具象呈現相交錯,是這首詩的特點,亦飄逸亦沉凝, 亦直抒亦幽婉,是這首詩體現出的怡人風格的一個側面。
(趙國泰)
上一篇:〔葡萄牙〕佩索亞《追隨你的命運》賞析
下一篇:〔蘇聯〕索洛烏欣《野花》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