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薩巴·小女兒畫像》經(jīng)典詩文賞析
我那小小的女孩
手拿小球,身穿夏服,
大眼睛象天空那樣湛藍,
有一天對我說:“爸爸,
今天我想跟你出去玩玩。”
于是我陷入沉思:
她模樣兒那么可愛
誰見了都會贊嘆,
我要把我的小女孩
好好比擬一番。
真的,她象泡沫,
象海浪上泛起的白色泡沫,
也象屋頂上冒出隨風(fēng)飄蕩的一縷縷青煙,
又象一朵朵云兒,
不可捉摸的云兒,
它們在晴空中一忽兒聚集,一忽兒飛散,
也象其他輕盈而飄忽不定的一切。
(錢鴻嘉 譯)
哪一個父親或母親不喜歡自己的孩子呢?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從孩子身上,父母不僅可以看到自己的過去,而且也可以看到自己的未來。在詩人薩巴看來,他的“女兒”是可愛的,“手拿小球,身穿夏服”,并且,那雙天真的大眼睛象“天空那樣湛藍”, “誰見了都會贊嘆”。象所有的父母一樣,薩巴也想對自己的“女兒”作一番“比擬”,但是,他的比擬卻出人意料,不是鮮花、太陽,不是珍珠、月亮,而是“白色泡沫”、 “一縷縷青煙”、 “朵朵云兒”。在一般人的眼中,這樣的父親似乎不可理解,他對自己的“女兒”沒有一點自信, 因為這些比喻形象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閃爍游移,飄忽不定。其實,在這里, “女兒”已經(jīng)有了更深刻的內(nèi)涵,已經(jīng)被溶進了詩人的個人情感與人生體驗, 一方面,詩人從“女兒”身上看到了自己逝去的光陰,一切都是短暫的, “一忽兒聚集,一忽兒飄散”,人生沒有定位,如泡沫、如青煙、如云朵;另一方面,詩人也知道,現(xiàn)在可以在“女兒”身上尋求安慰與寄托,擺脫暫時的苦惱,但那一切又必定消失,女兒也會如此, 因為她也會“象其他輕盈而飄忽不定的一切”飄走。因此,《小女兒畫像》實際上是詩人的自畫像,詩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不只是對“女兒”的憂慮,也是詩人對人生的一種獨特認識—— 一切都是暫時的, 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會消失,不管是快樂,還是痛苦。詩人對“女兒”作出的這一連串的讓人心顫的比擬,實質(zhì)上是詩人看到了人生的另一面,即不同于一般人所認識的光明的一面。這是該詩的獨到之處。他不步人后塵,也不違心地講話,詩人應(yīng)該真誠,讓心靈說話。詩人選用的比擬都是傳統(tǒng)意象,但他打破了這些意象的傳統(tǒng)含義,而賦予它們以新的內(nèi)涵,這種內(nèi)涵便是詩人所覺察出來的對人生、對世界的幻滅感與危機感。該詩文筆流暢,風(fēng)格樸實,人與情通過詩人的發(fā)現(xiàn)而融為一體,鑄造了一幅生動的、濃縮式的人生立體圖,足見薩巴的詩歌藝術(shù)修養(yǎng)的精深。
(蔣登科)
上一篇:〔英國〕斯蒂文森《安魂曲》賞析
下一篇:〔美國〕·艾略特《序曲》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