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的一對·[挪威]比昂遜》作品提要|作品選錄|賞析
【作品提要】
新婚夫婦阿克爾和羅拉住在羅拉的父母家。阿克爾要羅拉一道去參加朋友的舞會,羅拉因為母親不能同去而拒絕。阿克爾認為羅拉在父母的家中是永遠不能成長為一個女人的,便要求羅拉和自己一道搬到城里住。羅拉的父母盡管憤怒異常,但還是同意了阿克爾唐突的決定。羅拉的女伴麥昔爾德決定和新婚的夫婦一同去城里。
一年過去了,在阿克爾布置得和羅拉父母家一樣的新家里,新婚的夫婦生活得并不開心。一本愛情小說《新婚的一對》的出現給他們的關系帶來了轉機。在麥昔爾德分別給兩人點撥了書中的內容后,羅拉和阿克爾豁然開朗,并在突然造訪的父母面前和好如初。麥昔爾德在兩人冰釋前嫌后,道出《新婚的一對》是她的作品。
【作品選錄】
第一幕
……
母親天哪,羅拉,難道說你——
羅拉不是,我的話沒有意思。
母親羅拉,你有什么事想瞞著我們不說出來么?
父親瞞著我們么?(站起來)難道事情有這么糟嗎?
羅拉親愛的爸爸媽媽,我擔保沒有什么事;只是——
父母親(同聲)只是——?
羅拉不,不,沒有事——只是你們嚇著我了。
父母親(同聲)她哭了!
麥昔爾德她哭了!
父親哼,先生(指阿克爾)她為什么哭了?
羅拉可是,爸爸,爸爸——看,我一點兒也沒有哭。
母親和麥昔爾德是的,她哭了!
阿克爾對了,——而且將來天天要哭,除非我們這里起了變化! (停頓,大家都對他看)好吧,既然說到這兒,還不如全說了的好。我們這婚姻不是一個幸福的婚姻,因為缺少了一切東西中最要緊的一件東西。
母親慈悲的老天爺,你說的是什么呀!
父親你鎮靜一下;等我來問他。你這話什么意思,先生?
阿克爾羅拉不愛我——
羅拉是呀,他說的就是這句話!
阿克爾她簡直一點不懂愛情是什么意思,而她如果永遠住在她父親的家里,就永遠也學不會。
父母親為什么?
阿克爾因為她只是為了她的父母而生活;而把我看做是一個哥哥,是幫助她來愛父母的。
母親那么,這使你不痛快了嗎?
阿克爾不,不是。我是深深地愛你們感激你們的,而且以能做你們的女婿自豪;但是我成為你們的女婿完全是由于她的緣故——而她卻一直也沒有真正把我放在心上。我盡管愛走就走,愛來就來,隨我的便;她卻固定在此地不能動的。她對我的每一個請求,對我提出的每一個希望,——真的,連她對我的每一個親愛的表示,沒有一個不是首先分為三份的;我得到我的三分之一份, 而且是最后一個得到,或許根本得不到。
母親他是妒忌——而且是妒忌我和你!
父親妒忌我和你!
羅拉是的,他真是妒忌,母親。
父親這只是胡思亂想,阿克爾——一個可笑的念頭。你這些話,不要被旁人聽了當笑話。
阿克爾不是,這既不是胡思亂想,也不可笑。我們倆的全部關系都涂著這種色彩;它使我感覺痛苦,而我就折磨她,害你們生氣,自己呢,過一種懶散、空虛的生活,脾氣很壞——
父親你是病了,無疑的。
阿克爾我是病了,是你們使得我生病的。
父母親(同聲)我們?
阿克爾你們讓她把我只當作你們給她玩的最大的一個洋娃娃看待。如果她分給我的愛比她分給洋娃娃的多了,你們就受不了。
父親請你說得像話些!請你用應有的禮貌對待我們——
阿克爾我親愛的雙親,如果我禮貌欠缺,請原諒我。我的意思是說一個孩子不能成為一個妻子,但她只要在你們身邊,她就永遠是個孩子。
母親但是,阿克爾,我們不是早就對你說過她還只是一個孩子嗎?……
父親現在,你可又來埋怨她是個孩子了!
阿克爾正是!當我希望引她到圣壇去的那時候,我確實是僅僅把她看作啟發我“良我”和“良知”的人。她之于我就像圣母之于一個好的天主教徒一樣。但是現在她可變了,不只是那個了。我們中間不再有距離了;我不能滿足于僅僅崇拜敬仰她了,我必須愛。我不能滿足于跪倒在她腳邊了,我要用我的胳臂擁抱她。她的眼神仍舊和過去一樣美妙,一樣天真爛漫;但是我已經不能坐在旁邊呆對著她看了。她的目光必須融化在我的目光里,完全獻出自己。她的手,她的胳臂,她的嘴,仍舊和從前一樣;但是我需要感覺到她的手摸著我的頭發,她的胳臂繞著我的頸脖,她的嘴貼著我的嘴;她的思想必須擁抱我的思想,在我心里像陽光一樣。過去,她對于我是一個“象征”,現在,這象征變成有血有肉的了。當我第一想到她的時候,她是個孩子;但是我眼看著她一天一天長大成為女人,雖然這女人的羞澀和天真無知使她躲著我,但是我一定要占有她。
羅拉很快向他走去。
母親他愛我們的女兒呀!
父親他愛她(擁抱他的妻子)那么,還有什么話說呢?一切都再好沒有了。來來,喝一杯雪利酒去!
阿克爾不能,還不能說一切都好了呢。有時碰到好運氣的時候,我也能夠得到她的感謝,但是不能得到她的心。我如果喜歡某一樣東西,她卻不喜歡。我如果希望做某一件事,她偏相反——譬如,僅僅是一個到舞會去的問題,她就和我相反,母親如果不去,她也不高興去。
母親天呀,原來不過是為了這件事么!
羅拉沒有別的事,母親,根本不是為別的事!就為了這舞會。
父親那么,千萬去一趟就是了!你們真是一對小傻瓜。這就跟我來吧。
阿克爾舞會?不是為了舞會。我一點也不在乎這個舞會。
羅拉對了,就是這樣,母親。他每逢要的東西一到手,忽然又說他所要的完全不是這個了,卻是另一樣全不相同的東西。我不懂這是什么緣故。
阿克爾你不懂,因為這不僅僅是一事一物的問題,卻是我們倆中間全部關系的問題。我所要求得到的愛情,她卻不知道愛情是什么意思,而且永遠不會知道——如果她老住在這個家里。(停頓)
母親(慢慢地)如果老住在這個家里?
父親(向阿克爾走近一些,微微顫抖著)你這話是什么意思呢?
阿克爾只有等羅拉發現她不再能依靠她父母的時候,她才可能來依靠我。
母親他是什么意思?
父親我不懂——
阿克爾如果要她不僅僅做一個好女兒——如果要她成為一個好妻子——羅拉必須離開此地。
母親要羅拉走?
父親要我們的孩子走么?
羅拉(向其母)媽媽!
阿克爾如果現在,我手里有這個權力而沒有魄力來用這個權力,那就等于害她——我所深愛的人;害我自己,也害了一片好心的你們。在此地,羅拉只為了你們而生活;一旦你們死了,她的一生也將完了。這可不是結婚的意義,這不是她在祭壇前立下的誓言,而且這也是我所不能屈從的。照現在這樣過下去,只會使我們大家都不快樂;這就是羅拉必須跟我走的緣故!
母親吃驚地向后動了一下;羅拉走到麥昔爾德的身邊。
父親你這話不可能是真心的。
阿克爾我是十分認真的,誰也不能動搖我的決心。
母親那么,上帝可憐我們吧!(停頓)
第二幕
阿克爾的家。時間是一年之后。房內的布置幾乎和第一幕內的一模一樣。羅拉父母的兩張很大的畫像,掛在一望即見的地方。羅拉正坐在桌旁,麥昔爾德坐在右邊的榻上。
麥昔爾德(正在朗讀一本書)“‘不能,’這是堅決的回答。本來呢,錯處是在他,但現在換成了她了。他起初從父母的身邊,從她的家,從她的平素熟習的環境把她硬拉了出來;但是從此以后,他求她的饒恕,求她的愛情,這樣的忍耐,這樣的自卑,只有最任性最負氣的孩子才會不回心轉意。正如從前他只考慮到自己的愛情一樣,現在是她只考慮自己的自憐情緒了;但是她比他更不對,因為她的動機比他更不好。她很像早晨被人驚醒太早而發脾氣的孩子;不管誰來拍她哄她,她都又打又踢。”
羅拉麥昔爾德——書上真是這樣說的嗎?
麥昔爾德真是這樣說的。
羅拉跟你念的完全一樣?
麥昔爾德你自己去看去。
羅拉(拿了書,看了一會,于是放下)幾乎就是我們自己的事,一字不差。我真想知道這本書是誰寫的。
麥昔爾德這也不過是偶然巧合——
羅拉不是的,是曾經見過像這一類的事的什么狡猾的壞人——是一個沒有心肝,敢于嘲笑“父母愛子之心”的人;一定是自己沒出息,或是他的父母沒出息的人寫的!
麥昔爾德奇怪,羅拉,你把這件事看得多嚴重呀!
羅拉對了,這種誹謗孝道的文字,真叫我生氣。如果做兒女的不應當孝順父母,那么,孝順這兩字該做什么講呢?
麥昔爾德這正是我剛才正要讀給你聽的。(念書)“我們自身改變的時候,我們忠實的對象也就改變了。做女兒的時候是孝順父母;結了婚,兩口子便該彼此忠實;到了年老的時候,便該順著子女們——”
羅拉不要再讀下去了!我不愿再聽下去了!這整套思想都叫我生氣。(片刻停頓之后)多可恨的一本書啊!(若不經意的樣子)他們的結局怎么樣?
麥昔爾德(用同樣的不經意的口氣)什么人的結局?
羅拉那一對——書中的那一對。
麥昔爾德(仍是那樣不經意的口氣)結局不是快樂的。(停頓)
羅拉(抬頭)兩個中間,哪一個受苦呢?
麥昔爾德你想是哪一個?
羅拉(又低頭刺繡了)女的,我想來該是——因為她本來已經就不快活了。
麥昔爾德你猜對了。她戀愛了。
羅拉(驚訝)戀愛了?
麥昔爾德是的。或遲或早,總有一天,愛情要在每一個女人心中覺醒的,到那時,如果她不能愛自己的丈夫,她遲早便會愛上別的男人。
羅拉(沮喪地)別的男人!
麥昔爾德對了。(停頓)
羅拉那真可怕!(開始刺繡,卻又停住了,把手擱在桌子上,少停,又開始繡)那么,那男的怎么樣了?
麥昔爾德他病了,病得很重。于是另有一個人找到了他,安慰他——這是一個女人。
羅拉(抬頭)這是怎么一回事啊?
麥昔爾德他的心本像是一個空的房子,房中的氣氛是憂悒和渴望。她——安慰他的那個女人——一點一點就悄悄地走了進去;這樣,終于有一天,他可以說一句,他是快活了。(停頓)
羅拉(突然)這個女人是誰?
麥昔爾德是那些能夠以第二次萌芽的愛情為滿足的可憐人當中的一個。
羅拉(停頓,在這無言的片刻中,她的目光緊盯著麥昔爾德。)你能這樣嗎?
麥昔爾德不能!——我必須得到第一次的愛情,否則就寧可沒有!
羅拉那么她的結局又怎樣呢?
麥昔爾德你是問那個妻子嗎?
羅拉不錯。她的結局怎樣?
麥昔爾德她一發現她丈夫另有所愛了,便立刻回心轉意把整個心給他,可是已經太遲了……
阿克爾每逢我進來,她總走開!
麥昔爾德(起立)不過這次卻是偶然的。(對他看了看)你的臉色多蒼白呀!
阿克爾(嚴肅地)我心里很煩惱。——你讀過那本新的小說嗎?
麥昔爾德(把手里的書納入衣袋里)什么小說呀?
阿克爾《新婚的一對》——相當薄的一本。
麥昔爾德呵,那本——我剛才還在讀。
阿克爾(急切地)那么羅拉呢?羅拉讀過了么?
麥昔爾德她認為這本小說寫得不好。
阿克爾倒并非是不好,不過這是本異乎尋常的書。這本書簡直使我看了吃驚,——好像是在自己的家里,看見自己坐在那里。深藏在我靈魂里的還未成形的思想全被這本書說出來了。
麥昔爾德凡是好書都是這樣的。
阿克爾書中的事,我將來都會遇到;“前提”都全了,只是我過去沒有認識到罷了。
麥昔爾德我聽說年輕醫生們在書上讀到各種病的癥象,就覺得自己全有這些癥象了。
阿克爾呵,但是這件事不僅是想象而已。我的誘惑,具體地在我面前。我的思想是一切經歷的結果,正像是煙是火的結果一樣自然——而且這些思想(看麥昔爾德一眼)使我想得很遠。
麥昔爾德照我看來,這本書只教給人們要體貼女人,特別是年輕的女人。
阿克爾這話是確實的。但是,你想——一個青年的男子,在學校中長大起來,要他立刻具有女人們天性所需要的一切溫柔體貼,是不可能的。他不能在一天之內變成一個結婚男子,只能一步一步地變。他不能在片刻之間完全掃除掉他的老習慣,學會溫柔體貼的手段。初戀的靈感給了他這種能力,但是他總得學著去應用。我起初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粗心大意,直到把她從我身邊嚇跑了方才覺得。但是從此以后,我想要得到她的歡心,哪一種方法不會用過?我曾經費盡工夫,細心布置,試著從各方面去接近她——我試過用禮物來打動她的歡欣,用悔過來求她的憐愛——但是她愈來愈怕我,愈躲開我,這是你親眼看見的。我的思想因為渴望,因為想發明新的方法去打動她,用得疲倦了,卻還是時時刻刻想著她,我對她的愛情有增無減,——但是,我的思想有時候也轉入了極大的絕望,甚至覺得我的一生是無望的哩。在這種時候,我真需要與一個能讓我依靠——呵,麥昔爾德,在這種時候,你對我起了很大的安慰。(向她走近)
麥昔爾德(起立)是的,一年里會碰到的種種事,都是預先想不到的。
阿克爾(坐下)上帝呀,這一年可真不好過呵!我沒有勇氣再過這樣的一年了。這本書使我害怕。
麥昔爾德(旁白)這是好現象,無論如何。
……
麥昔爾德是的,你現在已經到了轉折點了。
阿克爾你這話是什么意思?
麥昔爾德沒有什么特別的意思——羅拉來了!
阿克爾出了什么事?她這樣的急急忙忙!
羅拉進來,手里拿著一封開著封的信。
羅拉(低聲,對麥昔爾德)爸爸和媽媽在家里太寂寞了,他們要到意大利去游歷,但是在出國之前,他們先要到這兒來,麥昔爾德。
麥昔爾德到這兒來?幾時來呢?
羅拉立刻就來。我起先沒有注意——這封信是在離此地最近的郵政支局里寄出的;他們想使我們覺得“出其不意”,他們幾分鐘之內就要到了。天哪,我們怎么辦呢?
麥昔爾德(很快地)把這件事告訴阿克爾!
羅拉我告訴他?
麥昔爾德是的,你必須告訴他。
羅拉麥昔爾德!
阿克爾這是件新鮮事。
羅拉呵,麥昔爾德,你告訴他吧。
麥昔爾德不答,走到房間后半去了。
阿克爾(向羅拉走近一步)什么事呀?
羅拉(膽怯地)我的爸爸媽媽就快到了。
阿克爾到此地來嗎?
羅拉是的。
阿克爾什么時候到呢?今天嗎?
羅拉是的。幾乎立刻就要到了。
阿克爾可誰也不告訴我!(取帽想走)
羅拉(害怕地)阿克爾!
阿克爾他們到這里來當然不是為了想見見我。
羅拉但是你一定不能走!
麥昔爾德不,你一定不能走。
阿克爾他們不在此地耽擱幾天嗎?
羅拉是的,我打算——如果你愿意——叫他們住在你房里。
阿克爾原來是這么安排的,——我得走開,好讓他們住我的地方。
麥昔爾德讓他們住在我房里,我可以搬到羅拉房里。我搬一下是很容易的。(走出去了)
阿克爾為什么這件事要這樣藏頭露尾呢?你想見他們,這是很自然的事情,他們來的時候我最好走開,這同樣是很自然的事情;不過你告訴我這個消息的時候——應該稍微體諒我一些。因為我猜他們到此地來是要帶你回去——雖然這樣地斷絕我們中間的一切關系,在你看來是不算一回事,但你至少該知道這對我意味著什么!
羅拉我一直到此刻才知道他們要來。
阿克爾但是,一定是你的信招他們來的——你的訴苦——
羅拉我沒有訴過苦。
阿克爾你只消告訴他們此地的情形是怎樣的,也就夠了。
羅拉我從不曾提過一個字。(停頓)
阿克爾(驚訝地)那么,這一年來你都給他們寫了些什么呢——一天一封信。
羅拉我告訴他們,這里一切都很好。
阿克爾這是可能的嗎?——一年來都是這樣?羅拉!我敢相信么?這樣的體貼——(向她走近)啊,那么,到底——?
羅拉(驚恐地)我這樣寫。為的是體貼他們。
阿克爾(冷冷地)為了他們?那么我真替他們難過。他們立刻就要看見我們中間的真情形了。
……
麥昔爾德她恨我。
阿克爾(驚訝)是幾時恨起的?
麥昔爾德一點一點來的。難道你今天是第一次注意到么?
阿克爾(更驚訝)那么,你不能再得到她的信任了?
麥昔爾德不比你更得到她的信任。
阿克爾她,從前她是對誰都信任的!——
麥昔爾德現在,她對誰也不信任了(停頓)
阿克爾而更叫我驚訝的是——可這是不會有錯的,——是她在妒忌!
麥昔爾德是的。
阿克爾而且是妒忌你?——一些根據都沒有的事情——
不覺住了口,向她看;她走到房間的另一端去。
麥昔爾德你真該慶幸發生了這件事。
阿克爾這件事,就是她的妒忌嗎?——還是你這話別有意思?
麥昔爾德這幫助了她,她現在走上了愛——起你——的大道了。
阿克爾現在嗎?
麥昔爾德愛情每每是這樣來的——對于那些有理由感到擔心的人更是這樣。
阿克爾可是你得做那代人受過的小羊嗎?
麥昔爾德我是慣于做這個的。
阿克爾(很快地說,并且向麥昔爾德走近)麥昔爾德,你自己一定戀愛過吧?
麥昔爾德(一驚,然后說)是的,我也戀愛過。
阿克爾結局不快樂嗎?
麥昔爾德不快樂。但是你為什么這樣問?
阿克爾因為有過這樣經歷的人比不曾有過的人更不自私,胸懷更廣大。
麥昔爾德是的。愛情永遠是一種獻身,但是它的結局不見得都是婚禮。
阿克爾有時愛情只給人帶來不幸。
麥昔爾德是的,對那些內心空虛,又沒有自尊心的人,是這樣。
阿克爾我和你相處愈久,好像愈不真正了解你了。這個你愛過而沒有回答你愛的男人該是什么樣的人呢?
……
父親那么說來,你們不是立刻就和好了的?
阿克爾不是立刻。
母親(急切地,柔聲說)我的上帝,羅拉從來沒有提過一個字!
阿克爾因為她愛你們,不愿使你們不必要地擔心。但是她不提這件事不正表示她是在等待我么?這是她給我的第一樣愛情禮物。(羅拉又坐下。)過了不久,她又給了我別的愛情禮物。她看出來我并不是生氣;相反的,她看出來我錯在哪里了,我是由于愛她才犯了錯誤;而她自己天性又仁愛,于是她逐漸使自己習慣于用溫柔的沉默來對待我——她渴望成為一個好妻子。然后,在一個可愛的早晨——正像今天這樣——我們兩個都剛讀過一本書,那書好像是從遠處來的聲音,威脅著我們的幸福,恐懼的心使我們接近起來了。然后,忽然間,一切窗和門都豁然開了!是你們的信來了!滿屋中春光爛漫,——那時,我看見她眼睛里所有的花朵都快要開放了!于是我跪在她面前,就像我現在跪著的樣子,我說:為了你父母的緣故,讓他們為我們而感到高興——為了我的緣故,使我能不再受到懲罰——為了你自己的緣故,讓我們現在就相愛起來吧!于是羅拉回答說——
羅拉投身在他的懷中,哭了起來。大家都站起來。
……
羅拉你知道我回答說:有一樣東西使我好久好久不敢接近你!我早就明白你喜歡我,但我深怕你喜歡我只像喜歡一個孩子一樣。
阿克爾羅拉!
羅拉我的聰明不及——不及有些人,你是知道的,但是我現在不再是個孩子了,因為我現在愛你了!
阿克爾你還照樣是一個孩子!
父親(對母親)但是我們的計劃怎么辦呢?我們本來打算立刻出發的。
阿克爾別走,在我們這里住幾天再走!(羅拉示意不要。)不嗎?
羅拉(輕聲地)現在,我寧愿和你一個人在一起。
母親羅拉,你說什么?
羅拉我?——我說如果你們現在就出國的話,我倒很想請你們帶了麥昔爾德同去。
母親你想到麥昔爾德,羅拉,這是你的好心意。人們常說新結婚夫婦是只想到自己,想不到別人的。
父親不,羅拉不是那樣的人!
大家不,羅拉不是那樣的人!
羅拉(溫柔地)麥昔爾德,原諒我!(她們互相擁抱,羅拉輕聲說)我現在才第一次了解你!
麥昔爾德還不盡然。
羅拉我知道要沒有你,我是不會得到阿克爾的。
麥昔爾德這倒是真的。
羅拉啊,麥昔爾德,我現在真幸福。
麥昔爾德我希望你事事幸福如意。
阿克爾(挽住羅拉的胳臂)麥昔爾德,現在你可以出國游歷去了!
麥昔爾德是的!——而我的下一本著作將要更好些。
阿克爾你的下一本?——
(茅盾譯)
【賞析】
比昂遜的《新婚的一對》是挪威歷史上第一部散文體的現代社會劇。過去的論者多認為該劇純屬消遣性質的作品,將它看成是對中產階級軟弱矯情的感情糾葛的無聊報道。這種觀點是值得商榷的。我們不妨從他獨具匠心的人物設置入手,來品評這部飽含“新穎的靈感”的真誠之作。
這部劇作承襲了易卜生的四堵墻封閉房間的布景原則,具有經過嚴格選擇的最低限度的登場人物和極其節約的活動地點和時間。整部劇一共只有五個人物:新婚的夫婦阿克爾和羅拉、羅拉的父母、羅拉的女伴麥昔爾德。有人曾評論說,和新婚夫婦沒有任何親緣關系的麥昔爾德是可有可無的角色,保留她完全是為了展現當時中產階級家庭的女性擁有女伴的一種風尚。但從劇本的情節來看,這樣的看法無疑是偏頗的,麥昔爾德一角對整個劇情的發展推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形式上構成戲劇結構的關鍵。第二幕中,新婚夫婦關系冷淡,阿克爾感嘆到“上帝呀,這一年可真不好過呵!我沒有勇氣再過這樣的一年了”。一本叫做《新婚的一對》的小書卻給他們的關系帶來了根本的轉機,羅拉把書中“她發現她丈夫另有所愛”但她已無法挽回“不快樂的”結局,轉換到現實處境中,把麥昔爾德假想成了自己的情敵。這種女人的妒忌促使她萌發了真正的愛情。阿克爾在和麥昔爾德討論這本小書的過程中,也終于理解了羅拉“少女般羞怯”的愛情。劇本的最后,麥昔爾德承認這本至關重要的《新婚的一對》是她的作品。將新婚夫婦的矛盾推到了無可避免的轉折點的羅拉父母的突然到訪,也是由麥昔爾德一手安排的。這種化劍拔弩張為和風細雨的高招,由劇作家手中轉到了劇中人物手中,這決不是劇作家信馬由韁的寫作游戲。
把全知全能的劇作者的“指揮棒”交到聰慧的麥昔爾德手中,體現了比昂遜在戲劇情節設計上的獨具匠心,也顯露出他對現實生活的深刻洞察:青年男女在婚姻中是需要不斷成長的,必要的時候還需要外力的幫助。麥昔爾德就是作者精心設計的一個幫助者。在劇作者“授意”下,麥昔爾德精心謀劃,使新婚的夫婦解決了“愛與忠誠”、“愛與嫉妒”、“愛與孝道”等問題,渡過難關,給年輕夫婦制定了一套如何維系良好婚姻關系的教程。
《新婚的一對》在挪威一經上演就受到了熱烈的追捧。觀眾滿足于劇作中新婚的一對找到真正愛情的“大團圓”結局,因為它符合了大眾傳統道德評判標準下的心理期許。在故事結尾,麥昔爾德說“我的下一本著作將要更好些”,這句話暗示了美好的結局是在她運籌帷幄中達成的,讓觀眾有恍然大悟之感。麥昔爾德的種種努力揭示出對于普遍存在的婚姻問題,身在其中的青年男女僅僅依靠彼此的愛是不能解決的,也許還會適得其反,相處的技巧是需要學習的。就像羅拉對阿克爾一樣,單純的愛的情感反而使羅拉產生焦躁、嫉妒的情緒,如果沒有麥昔爾德的勸慰和引導,羅拉最后很可能是得不到幸福的。通過與麥昔爾德的交流,阿克爾也意識到了“一個青年的男子不能在一天之內變成一個結婚男子,只能一步一步地變。他不能在片刻之間完全掃除掉他的老習慣,學會溫柔體貼的手段”。
比昂遜運用他“新穎的靈感”不只是想在文本的表層取悅讀者,他設置的麥昔爾德這個人物讓作品在精神層面上也和當時的觀眾產生了共鳴。麥昔爾德寫作的與劇本同名的愛情小說《新婚的一對》無疑又是比昂遜和觀眾、讀者開的一個機智的玩笑。在這本小說里表述的一種在上帝的指引下恪守彼此忠誠的愛情觀與當時挪威社會濃厚的宗教氛圍是契合的。麥昔爾德小說里的女主角最后愛上了另外一個男人,但是她仍然非常不幸,因為她失去了對自己愛情的忠誠。如此結局的道德含義很明顯:規勸讀者——羅拉不要誤入歧途。比昂遜對此似乎也有深深的體會,在給妻子卡洛里的情書中,他寫道:“萬能的上帝啊,請幫助我,使我不致辱沒她的忠實和我自己的計劃!你把我們的罪過掃清了,你使我堅強結實,成為另一個人,請你將那減輕我們生活負擔的良心上的幸福送給我;我必須知道我的力量,——我有許多事情要做。”對婚姻忠誠的強烈愿望溢于言表。而擁有非凡洞察力的麥昔爾德就是比昂遜塑造的那個得到了上帝垂愛的幸運兒,彼岸世界的光芒和鮮活的人性在她身上和諧共存,她有力量讓上帝的迷途羔羊找到回歸的路。比昂遜借著麥昔爾德的機智和愛心,給讀者傳遞了一種合乎基督教傳統文化的婚姻理念。正如《圣經·創世記》中所說的,“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合為一體”。“離開父母”,是個體獨立的過程,而“與妻子連合,二人合為一體”則意在已經獨立的個體的人格成長和社會成長。比昂遜把羞怯單純的羅拉設置為不懂得“合為一體”的人,通過麥昔爾德對羅拉的勸導:“我們自身改變的時候,我們忠實的對象也就改變了。做女兒的時候是孝順父母;結了婚,兩口子便該彼此忠實。”在把羅拉引導向真正美好的婚姻生活的同時,也使讀者潛移默化地明白了婚姻生活中夫婦兩人“小家庭”的獨立性要比家庭代際間的孝道更重要。
(尹茜)
上一篇:《教育的果實·[俄國]列·托爾斯泰》作品提要|作品選錄|賞析
下一篇:《無辜的罪人·[俄國]亞·奧斯特羅夫斯基》作品提要|作品選錄|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