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提要】
普法戰爭后,戰敗的法國被迫將阿爾薩斯和洛林割讓給普魯士。普魯士禁止這兩地的學校再教授法語。這里的鄉村小學迎來了最后一堂法語課。小學生小弗朗茲因為上學遲到了非常擔心被老師阿邁爾先生懲罰,但是到了學校卻看到這樣一番景象: 教室里不再亂糟糟一片,老師也不再那么嚴厲。這一切讓小弗朗茲感到奇怪。但是當他得知這是最后一堂法語課時,他非常震驚!他頓時對以前讀書的不努力感到后悔。在最后一堂課結束時,阿邁爾先生在黑板上盡可能大地寫出了“法蘭西萬歲!”
【作品選錄】
這天早晨,我太晚了,來不及趕到學校,我非常害怕挨罵,特別是因為阿邁爾先生曾經關照我們,他要就分詞考問我們,可我連一個字也不知道。有一瞬間我想到了逃學,逃到田野里去玩玩。
天氣是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可以聽見烏鶇在林子邊上鳴叫;還有鋸木場后面,里佩爾草地上,普魯士兵正在進行操練,這一切都比分詞規則更吸引我,但是我有力量控制住自己,迅速朝學校跑去。
在村政府門口經過時,我看見不少人聚集在張貼布告的小柵欄前面。兩年來所有的壞消息,打敗仗啦,軍事征用啦,司令部的命令啦,我們全都是從這里知道的。我沒有停下來,心里卻在想:
“又有什么情況啦?”
當我跑著經過廣場時,正在跟學徒一起看布告的鐵匠瓦赫特爾向我大聲嚷著說:
“用不著這么急,小家伙;你去你的學校去得再晚,也不會遲到了!”
我以為他是在嘲笑我。我上氣不接下氣地跑進阿邁爾先生的小院子。
平日,在開始上課時,甚至連街上都能聽見一片喧鬧聲,課桌打開的打開,關上的關上;為了能學得更好,大家捂住耳朵一起高聲背誦課文,還有老師的戒尺拍打著一張張桌子:
“靜一點!”
我本來打算趁著這股鬧哄哄的亂勁,溜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但是偏偏這一天一切都是那么安安靜靜,像是星期日的早上。從開著的窗子望進去,我看見我的同學們已經整整齊齊坐在各自的座位上,阿邁爾先生腋下夾著那把可怕的鐵戒尺,來來回回地走著。我只好推開門,在這片寂靜中走進去。您想想看,我當時有多么臉紅,有多么害怕。
可是,不,阿邁爾先生望著我,并沒有生氣,而且口氣還挺溫和地對我說:
“快坐到你的位子上去,小弗朗茲;你再不來,我們就要開始上課了。”
我跨過凳子,立刻在我的課桌前坐下。僅僅到這時候,稍微從驚慌中平靜下來以后,我才注意到我們的老師換上了他那件漂亮的綠色常禮服,套上精美的打裥頸飾,戴上繡花的黑綢子無邊圓帽,這些只有在督學來視察和學校發獎的日子他才會穿戴。此外,整個教室有著一種不平常的莊嚴氣氛。但是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我看見教室后面,平日一直空著的長凳上坐著一些村里的人,他們也像我們一樣靜悄悄的,其中有戴著三角帽的老奧塞,有從前的村長,有從前的郵差,另外還有其他一些人。他們一個個全都面帶愁容;奧塞還帶來了一本頁邊破損的舊識字課本,攤開,放在膝頭上,他的那副大眼鏡橫擱在書頁上。
在我對這一切感到驚奇時,阿邁爾先生登上了講臺,用和他剛才接待我時同樣溫和而又嚴肅的嗓音對我們說:
“我的孩子們,這是我最后一次給你們上課。來自柏林的命令說,在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學校里只教德語……新的老師明天就到。今天是你們的最后一堂法語課。我要求你們專心聽講。”
這幾句話使我大為震驚。啊!這些壞東西,他們在村政府貼出布告宣布的就是這件事。
我的最后一堂法語課!……
可我還剛剛勉強會寫!這么說,我再也不能學了!這么說,只能到此為止了!……我現在對浪費時間,對逃學去掏鳥窩或者到薩爾河上去溜冰,感到多么后悔啊!我的那些課本,語法書啦,圣教史啦,剛才還覺得如此討厭,背在書包里如此沉重,現在都好像成了離開以后我會非常傷心的老朋友。阿邁爾先生也是一樣。想到他要離開,想到再也見不到他,我把受到的懲罰,挨到的戒尺全都忘掉了。
可憐的人啊!
正是為了對這最后一堂課表示敬意,他才穿上漂亮的節日服裝;現在我也明白了村里的這些老人為什么來到教室后面坐下。這仿佛是在表示他們對以前沒有經常到這所學校里來感到懊悔。這也好像是對我們的卓越服務四十年的老師表示感謝的一種方式,對離去的祖國表示敬意的一種方式……
我正在這樣想著的時候,聽見叫我的名字。輪到我背書了。只要能夠非常響亮,非常清楚,不出一點差錯地從頭到底背出這條出了名的分詞規則,有什么代價我不肯出呢;但是我頭幾句就搞亂了,我一直站在凳子前左右搖晃,心里難受極了,頭也不敢抬起來。我聽見阿邁爾先生對我說:
“我不責備你,我的小弗朗茲,應該說你已經受到足夠的懲罰了……事情就是這樣。我們天天都在對自己說:‘算了吧!我有的是時間。明天再學吧。’現在你看見發生的事……啊!總是把教育推延到明天,這是我們阿爾薩斯最大的不幸。現在這些人有權利對我們說: 怎么!你們聲稱自己是法國人,可你們既不會說,也不會寫自己的語言!……在這一切中,我可憐的弗朗茲,過失最大的還不是你。我們大家都有許多可以責備自己的地方。
“你們的父母并不太關心你們的教育。他們更喜歡把你們送到地里或者紗廠去干活兒,可以掙幾個蘇。我自己呢,我沒有什么可以責備自己的嗎?難道我沒有常常讓你們給我的花園澆水來代替做功課嗎?當我想去釣鱒魚時,難道我不是毫不猶豫地放你們假嗎?……”
阿邁爾先生談了一件事又一件事,接著開始向我們談到法語,他說這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晰,最嚴謹,應該在我們中間保留它,永遠不要忘掉它,因為一個民族淪為奴隸,只要牢牢掌握自己的語言,就等于掌握了自己的牢房的鑰匙 ……接著他拿起一本語法書,把課文念給我們聽。使我感到驚奇的是我理解得多么透徹,他講的那一切我覺得很容易,很容易。我也相信我從來沒有這么用心地聽過,他也從來沒有這么耐心地講解過。簡直可以說,這個可憐的人想把他的全部學問在他離開以前都教給我們,一下子灌進我們的腦子里去。
語法課結束后上習字課。為了這一天,阿邁爾先生為我們準備了好些張嶄新的范本,上面用漂亮的圓體字寫著:“法蘭西,阿爾薩斯,法蘭西,阿爾薩斯”,掛在書桌的橫桿上,就好像教室里到處飄揚著一面面小國旗。每個人有多么專心,真是值得一看,而且多么安靜啊!除了鋼筆尖在紙上發出的沙沙聲以外,什么聲音也聽不見。偶爾有幾只鰓角金龜子飛了進來;但是沒有人注意,甚至連那些年紀很小很小的孩子也不例外,他們專心地劃他們的“直杠”,那么認真,那么自覺,就像這也是法國字似的……學校的屋頂上,幾只鴿子低聲咕咕叫著,我一邊聽一邊心里想:
“該不會強迫它們也用德語歌唱吧?”
我不時從我的簿頁上抬起眼睛,看見阿邁爾先生坐在講臺上,一動不動,盯著周圍的東西看,好像他要把他的整個小小的校舍用目光帶走似的……請您想想看!四十年來他一直坐在這個位子上,面前是他的院子,還有一直是老樣子的教室。只是那些凳子和課桌在長期使用中被磨得光滑了;院子里的胡桃樹已經長高,他親手栽種的啤酒花現在也圍繞著一扇扇窗子,一直爬到房頂上。想到離開所有這些東西,聽見他的妹妹在樓上的房間里走來走去,忙著收拾箱子,這個可憐的人有多么傷心啊!因為他們明天就得動身,將永遠離開當地!
然而他還是有勇氣給我們把課一直上完。在習字課后,我們又上歷史課;接著初級班的小學生齊聲唱著念ba,be,bi,Bo,Bu。那邊,在教室的盡后面,老奧塞戴上眼鏡,雙手捧著識字課本,跟他們一起拼讀字母。可以看出他也很用心,他的嗓音激動得發抖,讓人聽了感到那么古怪,我們全都想笑又想哭。啊!我將永遠記住這最后一課……
突然間教堂大時鐘敲中午十二點,接著祈禱的鐘聲也響了。在這同時普魯士兵操練歸來,軍號在我們的窗外猛地吹響……阿邁爾先生在講臺上立起來,臉色慘白。他在我眼里從來沒有顯得這么高大過。
“我的朋友們,”他說,“我的朋友們,我……我……”
但是有什么東西堵得他透不過氣來。他沒法說完他的話。
于是他轉身朝向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氣,盡可能大地寫出了:
“法蘭西萬歲!”
接著他頭靠著墻,待在那兒,沒有說話,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
“下課了……你們走吧。”
(郝運譯)
注釋:
分詞: 法文里動詞的一種變化的形式。
這是法語的音節。
【賞析】
作品雖以普法戰爭為題材,卻不正面描寫戰爭,而是運用以小見大的藝術方法,選擇了日常生活的一個場景——小學里的一堂課,來表現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和人民悲痛的情感。雖說巨大的非常的歷史事件都是由普通的日常生活表現出來的,但這并不是說任何一個日常生活的場景都能表現出某個巨大的事件,正如不是每一朵花開都代表春天到來一樣。都德所選擇的正是集中表現了這一巨大事件的生活片斷: 這是最后一堂法語課,以后學校里不許再教祖國的語言了,學生們從此要學異國統治者的語言了!作者把意義巨大的主題濃縮在一件日常生活的事件里,從而把一堂小學法語課提高到向祖國告別的儀式的高度,這就使得普法戰爭悲劇性的結果表現得異常鮮明,從而使得作品的主旨——普通人民的愛國情感和反抗侵略的意志不斷地被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讀者所理解所頌揚。
一旦日常生活的場景有了莊嚴的非常的意義,就會使每一個普通的細節都具有一種動人的力量。作者所要表現的嚴肅的民族感情是從一個孩童的精神世界出發,完成了他想著如何逃學到后悔沒有好好學習自己民族語言的情感的轉變。普魯士人在占領阿爾薩斯和洛林后,推行德語教育,禁止在這兩地教法語。然而可悲的是,孩子們以前由于不重視學習并未掌握好本民族的語言文字;大人們以前只知道讓孩子們去干活掙錢,不關心孩子們的學習。現在時間只有一天了,明天學校就要改教德語了,矛盾就這樣尖銳地擺在了人們面前。面對這無力扭轉乾坤的一堂課,法蘭西人民該如何去面對,這就是這篇小說最攝人心魄的地方。在強烈的愛國心的驅使下,阿邁爾先生使出全身力氣教完了最后一課,奧塞老頭也捧著書邊破了的初級讀本發出顫抖的聲音,教室里每個人都恨不得一口氣學完所有的法蘭西語言。最后當阿邁爾先生用盡全身力量寫下“法蘭西萬歲”兩個大字(法文)時,這兩個字就不僅僅是寫在黑板上,而是刻在了每一個法國人的心中。作者在無聲地吶喊: 法國人民,尤其是法國的孩子,只要牢牢記住你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就永遠不會被征服。不論異族的統治多么嚴酷,這個民族的人民怎樣被分離,民族的精神文化隨時可以把他們團結到一起來。侵略者只能奴役其身,不能奴役其心。
作品的結構十分緊湊,作家是從縱橫兩個方面來組織安排情節的。從縱向看,作品以一個孩子上學的小事把一個巨大的事件完整有機地組織起來。小弗朗茲的行蹤,串起了故事的起因和結果。從橫向看,教室是一個串起故事各條人物線索的總樞紐。小弗朗茲、阿邁爾先生、小鎮上的居民們,都在同一時間匯聚到了同一個地點,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就在一間小小的教室里完完全全地展現了出來。作者用第一人稱的寫法,以弗朗茲作為結構的中心線索,從他走出家門、跑向學校,到“最后一課”結束,情節的發展層次清晰、緊湊、井然有序,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也自然而生動地展示出來。作者把普魯士侵略者頒布禁教法語令作為情節發展和展示人物性格的關鍵。在民族矛盾激化的情況下,描寫了小弗朗茲、阿邁爾老師以及奧塞老人的愛國熱情和他們的感人形象。愛國主義的主題,也隨著情節的發展,人物性格的充分揭示,自然地流露出來。隨著最后一課的結束,情節也發展到了高潮,并急轉到了尾聲,小說的主題進一步升華,每一個讀者的心中也升起了激情——這樣的民族還會滅亡嗎?
作品在刻畫人物上出色地運用了心理描寫。作者成功地把景物描寫、細節描寫、人物行動描寫與心理活動緊緊地結合在一起,來表現人物的整體形象,寥寥幾筆就使得人物躍然紙上。最典型的就是對小弗朗茲的描寫,把他的所見、所聞、所為、所感融為一體。如作品開頭描寫小弗朗茲的心理:“天氣是那么暖和,那么晴朗!”“還有鋸木場后面,里佩爾草地上,普魯士兵正在進行操練,這一切都比分詞規則更吸引我,但是我有力量控制住自己,迅速朝學校跑去。”這樣就把景物描寫與直接的心理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生動地表現了小弗朗茲那種因怕遲到而急于到學校去,卻被路旁景物所吸引——既留戀又不敢停下來觀賞玩耍的復雜心情。此外,作者描寫人物,就像在口述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他并沒有把人物描寫得完美無缺、盡善盡美。如阿邁爾先生,他對自己的教育工作有不夠盡責的地方,但是,在民族命運面前,他身上卻能激發起某種崇高的情操。也正因為如此,作者才能在少許幾筆白描中勾勒出人性的復雜與多面,在短短的篇幅中表現出不同人物的典型形象。
作品的語言也是一個很大的亮點,是高度精練的典范。作為短篇小說,它以短小的篇幅表現了重大的主題和題材,描寫出了生動的人物形象,而所有這一切又是以平易的風格和樸素的語言表現出來的。如作者多次重復“最后一課”,每次出現這句話,用意都有不同,而意義卻一次比一次深刻。又如作品并沒有像當時一般的戰爭題材小說一樣對外國侵略者進行直接的譴責,只是在少數幾個地方寫到普魯士軍隊的操練和以后不許再學法文的命令。言語雖少卻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遐想空間,處處透露著戰爭的痕跡,這種沉默的無言的控訴使得對侵略者的揭露和譴責更為深刻有力。反之,他通過對小學師生和村里老百姓的悲傷和痛苦的具體描寫,無盡地擴大了愛國主題。作者憑著得天獨厚的敏感氣質,通過精心的剪裁,記敘詳略得當,并在樸實無華的文字中加入了真摯感人的愛國熱情, 以情動人,使主題開掘得很深,讀者仿佛聽得見都德一顆赤誠的愛國心在怦怦跳動。
(范天妮、段小青)
上一篇:《最后一片葉子·歐·亨利》原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最后的莫希干人·庫柏》原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