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嘯山莊》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英國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的長篇小說。寫棄兒希斯克利夫被呼嘯山莊老主人恩蕭收養,跟恩蕭的女兒嘉瑟琳和兒子辛德雷一起生活。希斯克利夫和嘉瑟琳從小友愛,長大后逐漸發展成為愛情。老恩蕭死后,辛德雷阻止他倆接觸,并把希斯克利夫降為仆人。希斯克利夫對辛德雷產生了刻骨仇恨。一次希斯克利夫和嘉瑟琳秘密出游,誤入畫眉山莊,結識了林頓少爺。嘉瑟琳心靈上開始受到金錢、門第觀念的影響。后來林頓向她求婚。她既擔心與希斯克利夫結婚后只能貧賤度日;又幼稚地認為嫁給林頓后,可用丈夫的錢財來幫助前者擺脫辛德雷的折磨。希斯克利夫知悉后憤然出走。嘉瑟琳痛苦萬分,大病一場;痊愈后嫁給林頓,成了畫眉山莊的主婦。三年后,希斯克利夫發財歸來,決心復仇。辛德雷見錢眼開,邀他在呼嘯山莊住下。希斯克利夫按復仇計劃先取得了林頓的妹妹伊莎貝拉的歡心,同她結婚;馬上又竭力虐待她,以發泄對林頓家的仇恨。不久,嘉瑟琳臨產,希斯克利夫趁林頓不在家時,突然來到嘉瑟琳床前。一對舊情人在萬分痛苦和激動中相互哀訴和求饒。瀕臨精神崩潰的嘉瑟琳當晚分娩后死去。希斯克利夫繼續復仇行動,他引誘辛德雷賭博、揮霍,奪走其全部財產,并促成其暴死;然后殘酷折磨辛德雷的兒子哈里頓。十幾年后,他又強迫林頓的女兒凱蒂和自己的兒子成婚。幾天后林頓病死,希斯克利夫成了兩個山莊的主人。他在復仇完全成功之后,內心無限空虛和愁悶,終于在對嘉瑟琳的痛苦追思中去世。
作品通過希斯克利夫和嘉瑟琳痛苦而復雜的愛情經歷,鞭笞了庸俗的社會偏見對自由愛情的摧殘,表達了愛情和復仇的主題。但作者在贊美純潔愛情的同時,卻走向極端,把愛情抽象化和神秘化。希斯克利夫性格倔強,感情強烈,社會的虐待激起了他頑強反抗、無情報復的心理。他的復仇過程,也是他從一個被壓迫者變成一個壓迫者的過程。他在行動上勝利了,在道義上卻失敗了。所以,當他的目的全部實現后,精神上便崩潰了,他采取慢性自殺方式追隨嘉瑟琳而去。從本質上看,希斯克利夫的仇恨心理是階級壓迫釀成的;但由于作者脫離社會生活實際,沉溺于幻想,在她的筆下,希斯克利夫的愛與恨卻變成了一種超階級、超社會的人性的表現。嘉瑟琳美麗、活潑,充滿活力和激情,是資產階級文明社會的“野姑娘”。她對希斯克利夫的愛有著明顯的叛逆色彩,但幼稚和軟弱使她鑄成終身大錯。她的愛情和痛苦都極其強烈、深刻,終因承受不了精神的重壓而夭折。嘉瑟琳的形象具有巨大的悲劇意義。
小說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人物和事件帶有傳奇性,情節安排復雜曲折,常常出入意外。書中充滿豐富奇特的想象和幻想,抒情色彩很濃;尤其是著力渲染了陰森恐怖的氣氛:偏僻的山莊、黑暗的空屋、荒野里哭泣哀號的孤魂等等。作品還大量描寫了夢境與幻覺,給故事增加了神秘色彩。其次,小說巧妙地運用了象征主義表現手法。如書中的大自然描寫,常常是情節發展的暗示或人物心理的象征。寫希斯克利夫的出走,天空“陰云密布”、“暴風雨氣勢洶洶地在山頂上隆隆作響”,既象征了希斯克利夫的心情,也預示了復仇風暴將要降臨和它的殘酷性與徹底性。第三,小說采用了第一人稱的多層次敘述結構,獨具一格。作者匠心獨運,為能充分展示復雜的情節,安排了兩個主要敘述者來講述故事。一個來訪投宿的客人,一個山莊老管家,兩人交替敘述,勾勒出山莊的變遷始末、人事滄桑。在他們的敘述中,又常常穿插一些書中其他人物的敘述,以補充有關事實。這種多層次、多角度的第一人稱敘述結構,不僅全面展示了中心人物的性格,把情節鋪展到極為廣闊的畫面上,生動地再現事件發展的細枝末節,同時還令讀者感到親切可信。此書的藝術成就對西方現代文學產生過重大影響。
上一篇:《變形記》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哈吉老爺》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