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558—1592
【介紹】:
作家,具有英國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所特有的冒險精神,博學多才。他曾在劍橋大學受教育,屬于“大學才子派”。他游歷了意大利、西班牙等歐洲各國,曾在倫敦度過了他人生重要的十年,一生放蕩不羈,交友甚廣,作品豐富,包括抒情詩歌、戲劇、散文傳奇故事、宣傳冊、自傳、回憶錄和懺悔錄等。雖然他的抒情詩歌,散文傳奇故事等已經有相當高的水準,但他主要的貢獻還是在戲劇方面。在英國文學史上格林以對莎士比亞的攻擊而聞名。他在自傳性的《百萬的懺悔換取的一先令的智慧》(Groatsworth of Wit,bought with a million of Repentance,1592)一文中說莎士比亞是“一只暴發(fā)戶的烏鴉用我們的羽毛裝點自己,憑著它一顆老虎的心,披上演員的外皮,便自以為能夠像你們當中最出色的人那樣寫出聲震如雷的無韻詩體。由于他是地地道道的‘萬金油’……”。他的代表劇本有《潘多斯托》(Pandosto,1588)、《詹姆斯四世》(James the Fourth,1598)、《僧人培根和僧人邦格》(Friar Bacon and Friar Bungay,1594)和《再見吧,愚昧》(Farewell to Folly,1591)等。在他的劇本中,一方面他揭露了社會的丑惡現(xiàn)象,像貴族的剝削和壓迫、高利貸者的貪婪和狡詐以及社會的陰暗面。另一方面他刻畫了理想的君主和人民的愛國熱情,并擅長寫浪漫主義,田園牧歌式的劇本。莎士比亞的許多劇本,像《皆大歡喜》、《威尼斯商人》、《辛白林》、《冬天的故事》、《第十二夜》等都借用了他的故事情節(jié)和手段。他擅長刻畫人物,在《詹姆斯四世》中塑造了朵洛斯理想的女性形象,純潔,天真,可愛,聰明。另外還有一些以農夫為英雄的形象,這也為伊麗莎白時期的戲劇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格林在戲劇方面的主要貢獻在于他熟練地運用了無韻詩體,并達到流暢、富有動感的效果。
上一篇:《格林,格雷厄姆》作家人物簡介
下一篇:《格萊葛瑞,伊莎貝拉·奧古斯塔》作家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