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癩子》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文藝復興時期流傳于西班牙的一部流浪漢小說。作者不詳。流浪兒小癩子由于家庭貧困,不得不離開孀居的母親獨自謀生。他先給狡黠、殘忍的瞎子當領路人,后來給卑鄙、吝嗇的教士當傭人,之后,又去侍候一個外表華貴卻身無分文,靠小癩子沿街乞討維持生活的沒落紳士。以后,他還給一個推銷赦罪符的騙子當幫手。最后,他娶上一個同神父私通并生過三個孩子的女傭人,逐漸擺脫了貧困饑餓,過上了小康生活。
主人公小癩子是歐洲文學史上最早的流浪漢形象。他機智幽默而又玩世不恭。他貧困,流浪,飽受有產者的虐待和欺壓;他也欺騙別人,以惡作劇的方式發泄私憤,靠個人的狡猾手段來獲取錢財。他不受傳統道德約束,喪失了惻隱之心和廉恥觀念。為了對瞎子主人的迫害進行報復,他故意讓瞎子在石柱上碰得頭破血流;為了能過舒適生活,他甘心情愿讓妻子跟神父繼續私通而若無其事。通過小癩子的流浪經歷,小說廣泛地反映了16世紀西班牙的現實社會面貌,描寫了下層人民忍饑受寒的苦難生活,揭露了教會僧侶的虛偽、狡詐和有錢人的貪婪、吝嗇,嘲弄了封建貴族、沒落紳士傲慢、空虛和死要面子的丑態。
《小癩子》以主人公自述身世的形式敘寫,語言生動風趣,諷刺尖銳有力,富有民間文學特色。小說的人物形象鮮明突出,但性格沒有發展,缺乏個性。作品構思新穎,但結構松散,情節之間缺乏有機聯系,敘事也比較粗略,這些缺陷正是歐洲早期小說藝術上的特征。《小癩子》奠定的以主人公的經歷為中心線索的流浪漢小說體裁對歐洲近代長篇小說(如拉薩日的《吉爾·布拉斯》、笛福的《摩爾·弗蘭德斯》以及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傳》等)產生了深遠影響。莎士比亞、莫里哀也在自己的劇作中采用過這部小說的故事和情節。
上一篇:《學校》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少年維特之煩惱》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