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第四》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意大利戲劇家、小說家皮藍德婁(1867—1939)怪誕劇代表作之一。一青年紳士在化裝游行中扮演羅馬皇帝亨利第四,被情敵貝克萊迪刺傷坐騎,從馬背跌落,不省人事。當他蘇醒后,人們發現他已經瘋了,以亨利第四自居,親友們也順水推舟,按皇宮的樣子布置房屋,還找來仆人伺候他。12年后,他突然清醒過來,發現心愛的姑娘瑪蒂苔已被貝克萊迪奪去,他已不能恢復以前的生活,只好弄假成真,繼續裝瘋。八、九年后,瑪蒂苔和丈夫、女兒前來看他,發現了他裝瘋的秘密,他也明白了貝克萊迪當初暗害他的陰謀,于是他撥劍刺死了貝克萊迪。他看到眼前的悲劇,只好繼續裝瘋,永遠照此生活下去。
劇本體現了皮藍德婁“自我”與“假面”沖突的一貫主題。劇作家認為,現實生活充斥著迷亂和荒唐,人無法擺脫現實的羈絆,只有逃遁于虛幻的現實,或者說,給“自我”戴上種種“假面”才得以生存;然而無論在現實世界還是在虛幻世界,人都找不到一處安身之地。劇本中主人公發瘋,似乎純粹出于平常事件和生活中的偶然,但此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隨著劇情的發展,人們便逐漸認識到他的瘋是必然的,現實給他鑄造了這具瘋狂的“假面”,周圍的人也只承認這具“假面”。如果他想掙脫“假面”回到現實生活中,就必然產生悲劇。劇本中還有一個象征性的情節,瑪蒂苔等來看望亨利時,同時也請來了一個精神病醫生,但古怪的醫生所采用的方法不僅沒有治好他的病,而且幾乎把清醒了的亨利重新致瘋,用以說明外在世界的荒誕和不可捉摸。主人公是一個傳達劇本思想的象征性人物,沒有十分突出的個性,但作者通過他,表達了意大利中小資產階級在社會上失去立足點,尋找不到出路的精神苦悶和思想危機。
皮藍德婁打破了傳統戲劇的格局,在戲劇創作領域獨樹一幟。他打破了過去與現在、幻覺與現實之間的界限,頗具現代派戲劇的特色。他的劇本劇情夸張、怪誕、令人難以置信,例如跌下馬來便摔成了瘋子、主人公近20年一直身著古代服裝、醫生治病化裝成11世紀修道院院長、瑪蒂苔和女兒都扮作當年游行中的伯爵夫人使主人公回憶當年……等等,都顯得十分荒唐,不合現實,但卻表達出充滿哲理的思想,產生了觸目驚心的戲劇效果。皮藍德婁的怪誕劇在歐美影響很大,給后來的荒誕戲劇奠定了基礎,1934年,皮藍德婁因“果斷而靈活地復興了戲劇藝術和舞臺藝術”而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上一篇:《兩畝地》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人類的命運》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