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阿爾維斯《希伯來女郎》愛情詩鑒賞
〔巴西〕 阿爾維斯
一個(gè)遍布暗礁的海洋上的希望之鴿!
東方河谷上燦爛盛開的百合鮮花!
給漫游的牧人引路的薄暮的星星!
一枝發(fā)出陣陣芳香的桃金娘! ……
你啊,美麗的以色列姑娘……
你啊,美人,迷人的希伯來女郎……
不幸的猶太國的一朵蒼白的玫瑰花
但上天并沒有給你身上惠滴甘露!
含羞的黃昏在藍(lán)色的海波上映出憂傷的顏容,
這時(shí)候你為什么臉上也蒼白起來?
是不是你在懷念著那些無邊的田野,
懷念著約旦河上倚斜的橄欖樹?
夕陽西下的時(shí)候,你是否在夢想著
廣闊的東方的那片神圣的土地?
還有茫茫大沙漠上的駱駝隊(duì)?
還有在棕櫚樹下乘涼的朝圣香客?! ……
是的,我恨不得像雅各一樣,
在拉結(jié)呻吟過的泉水旁邊,
在一片如菌芳草織成的地毯上,
替你當(dāng)奴隸放牧幸福的牛羊……
然后再偷偷從柳樹叢里瞧著你,
瞧著你,巴比倫河上的鮮花啊,
你像蘇撒拿那樣在寒氣中顫抖,
在潤滑的河水中蘭香四溢地洗浴。
來吧! ……我愿同你一起跑到荒蕪的沙漠,
逃開掃羅怒氣沖沖要下的毒手,
我愿做大衛(wèi)——只要你是米甲
我愿彈起先知的豎琴唱出歌聲……
你看見了嗎? ……淚水從我的心胸滴出,
好像來自荒野的汲淪的泉流! ……
像那個(gè)朝不保夕的長者一樣,
我曾努力戰(zhàn)斗,但終于戰(zhàn)敗了。
我是一朵斜靠著岸邊的荷花,
你來做燦爛明亮的東方甘露吧!
唉! 給迷途的旅客指點(diǎn)道路吧,
給漫游的牧人引路的薄暮的星星! ……
(亦譖 譯)
這首詩寫于詩人的家鄉(xiāng),是詩人在南美洲講述的與希伯來女郎的愛情故事。美麗的希伯來女郎失去了家園,她的臉蒼白了。她夢想看自己的家園,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一位青年熱烈地愛上了希伯來女郎,他為了美麗的女郎同一切束縛的力量斗爭,但終于失敗了。青年仍在苦苦期待著希伯來女郎同他一起去尋求幸福。
阿爾維斯做為巴西的浪漫主義詩人,曾以他奔發(fā)的、富于感染力的詩句為奴隸歌唱,并獲得了“奴隸的歌手”的稱號(hào)。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他反抗束縛爭取愛情的勃發(fā)的精神。
詩人在開端以四個(gè)感嘆號(hào)拋出四個(gè)意象來贊美希伯來女郎:“遍布暗礁的海洋上的希望之鴿”、“燦爛盛開的百合鮮花”、“引路的薄暮的星星”、“芬香的桃金娘”。真摯、深沉、熾熱的情感溢于言表。但這樣純潔、鮮艷、溫柔、蒼芳的形象,上帝并未給她“身上惠滴甘露”,失去家園的苦楚使她凋成“一朵蒼白的玫瑰花”,這兩類差異極大的意象首先為讀者提供了本詩審美情感的始點(diǎn):熾熱愛情中蒼白的憂傷。
以下兩節(jié),詩人運(yùn)用了一組蒙太奇鏡頭,表達(dá)希伯來女郎的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含羞的黃昏在藍(lán)色的海波上映出憂傷的顏容”,這是鏡頭的背景,然后鏡頭慢慢推進(jìn):一副蒼白的面容,凄凄楚楚,遙念家園;緊接著畫面轉(zhuǎn)換,幾組鏡頭依次迭出:無邊的田野,河邊倚斜的橄欖樹,廣闊神圣的土地,茫茫沙漠上的駱駝隊(duì),棕櫚樹下乘涼的朝圣香客。家鄉(xiāng)的一切,多么溫馨迷人,失去它是怎樣的不幸。“我”要以自己的愛情的力量,解除愛人的痛苦,他要為她去戰(zhàn)斗,這便使詩的審美情感提高到新的意義上:為愛情敢于反抗、斗爭。
于是詩人運(yùn)用《圣經(jīng)》中的典故,來傾述自己的愛情和斗爭的決心。像雅各一樣,在泉水邊如菌芳草織成的地毯上,替你當(dāng)奴隸放牧幸福的牛羊,瞧著你如美女蘇撒拿般的美麗,為了這美麗不再蒼白,我要與一切束縛去斗爭。詩人高吟到:“來吧,我愿同你一起跑到荒蕪的沙漠,逃開掃羅怒氣沖沖要下的毒手”,像大衛(wèi)一樣去果敢地保護(hù)自己的愛情。大衛(wèi)是《圣經(jīng)》中的以色列王,掃羅王曾把女兒米甲嫁給他,但又妒忌他,想殺害他,米甲私放了大衛(wèi)。大衛(wèi)與掃羅作戰(zhàn)勝利并娶米甲為妻。詩人以這個(gè)典故含蓄而又深沉地表達(dá)了自己為愛情而斗爭的熾熱情懷。
然而,愛情的熾熱并未能融化希伯來女郎痛苦的心,接下來一節(jié),詩人以跳躍的方式造成一個(gè)戲劇性轉(zhuǎn)折:斗爭失敗了,“我”并未獲得希伯來女郎的愛情。這里詩人繼續(xù)運(yùn)用了典故,盡管我像大衛(wèi)那樣戰(zhàn)斗了,但淚水仍如“汲淪的泉流,”(汲淪河是《圣經(jīng)》中的河名),于是詩人不得不嘆到:“我曾努力戰(zhàn)斗,但終于失敗了”。
失敗了,是否就意味著愛情的悲劇性結(jié)局呢?不,愛的偉大就在于它的不可熄止,為了愛情,詩人并未悲觀,以“荷花、晨露”、“星星”幾個(gè)清新的意象,展示著希望,祈盼著幸福。因?yàn)樵娙苏鎿吹亍霟岬貝蹜僦利惖南2畞砼伞K裕姷淖钅┮还?jié)把全詩的審美情感定在“為愛而樂觀等待”這一意義上,可謂余韻悠長。
這首詩的女主人公雖是一位失去家園的充滿不幸的女郎,但詩人對他熾熱的愛,為愛而不息斗爭的精神,并未使全詩呈現(xiàn)傷感的情調(diào)。相反,詩人深刻地揭示了愛的真諦:為了愛情敢于斗爭,為了愛而樂觀等待。
本詩中大量描繪希伯來的景物,引用《圣經(jīng)》中的典故,使全詩色彩、氛圍和諧統(tǒng)一,更具東方迷人的魅力。
上一篇:〔美國〕朗費(fèi)羅《少女》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法國〕雷尼埃《心愿》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