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瓦爾特《我心愛的少女》愛情詩鑒賞
〔奧地利〕 瓦爾特
我心愛的少女,
愿天主時時賜你幸福!
我要是還能為你禱告什么,
我決不會有一點猶豫。
我還有什么話可講,
除了說沒有人比我更愛你? 這真使我的心兒憂傷。
許多人都責難我,說我
現在要為寒微的少女歌唱。
要是他們能夠想一想,
什么是愛情——就會默然不響,
愛情永不會使他們幸運:
他們愛的是財產和美貌,唉,這是一種什么愛情!
憎恨常常和美貌住在一起,
不要太過草率地追求著美貌;
外表雖然能獲得你的歡心,
可是溫柔卻比美貌更加重要。
溫柔才能使婦人變得美麗:
漂亮的外表值得人們愛慕,人們還沒有見過此事。
我已忍受又忍受,
我還要忍受世人的非議:
你是美麗而且富足。
讓他們隨便議論,可是:
我的心中只愛你一位,
我把你的玻璃戒指看得比貴婦人的金器還要珍貴。
你要是忠實而不變心,
那我就用不著擔憂:
因為你的輕浮放蕩,
將來會使我心里生愁。
如果你有違背的行為,
那我就永遠不會占有你;唉,那樣多么使我心碎!!
(魯春綺 譯)
高爾基指出,沒有愛情的生活不是生活,而是生存。是的,生活中不能沒有愛情,人們也離不開愛情。那么,什么是愛情的內涵呢?是美麗的外形,還是心靈的溝通;是財產和地位的交換,還是平等的互愛互敬?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里,在不同的階層、不同的人們中,都會找到各自答案。對此,一位名人曾做過絕妙的解釋,人們常常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話雖不多,卻一語道出了愛情的真諦。今天,大多數人已經或者正在認識到這一點。但真正去實現她則仍需付出極大的艱辛。因為財產易得,美麗的外形也好獲,唯獨真正純潔的愛難尋。這個問題,今天看起來尚且如此,那么,在封建的中世紀,在宗教贊美詩的氣氛中,在一片天國之愛的迷霧中,要想追求純真之愛,又是何等的艱難!令人欽佩的是,瓦爾特卻大膽地以其清新的詩風表現了愛情的純真和憂樂,難能可貴地在“存天理,滅人欲”的荊棘中開放出一朵奇葩。
《心愛的少女》是瓦爾特愛情詩篇的又一佳作。在這首詩中,詩人對鐘情的“心愛的少女”傾吐了他對純真愛情的向往,表達了他渴求溫柔的愛的愿望,貶斥了當時單純追求美貌和財富的世俗偏見。全詩共分五節。在第一節中,詩人傾訴了“我”對少女的深沉愛戀。“我心愛的少女,/愿天主時時賜你幸福!”不僅如此,他還要“決不會有一點猶豫”的為少女禱告。因為,“除了說沒有人比我更愛你”,“我還有什么話可講。”這是一個情深意濃的男子漢的心聲。然而,什么是愛,“我”又追求什么樣的愛呢? 在第二節中,詩人鮮明地表達了“我”和世人對愛情的截然不同的理解。我“要為寒微的少女歌唱”,這是出于對真正愛情的向往。為此,“許多人都責難我”,因為“他們愛的是財產和美貌”,只要一提起愛情,他們“就會默然不響。”所以,“愛情永不會使他們幸運”,愛神更不會在他們身上降臨。那么,“我”所渴求的愛究竟在哪呢?第三節中,詩人把溫柔和美貌相比較,以為“外表雖然能獲得你的歡心,/可是溫柔卻比美貌更加重要。”因為只有“溫柔才能使婦人變得美麗。”基于這種觀點,詩人告誡人們“不要太過草率地追求著美貌”,而要追求人的內在的氣質、內在的美。由于“我”沖破了世俗的偏見,由于“我”愛上了“寒微的少女”,所以,在第四節中,詩人寫出了“我還要忍受世人的非議”,而且已經到了“忍受又忍受”的地步。可是,在少女的“美麗而且富足”的魅力的驅使下,在“我的心中只愛你一位”的信念的支撐下,我“讓他們隨便議論”而不為所動。這里,詩人用少女的“玻璃戒指”同“貴婦人的金器”作比較。認為“玻璃戒指”雖不足道,卻質地純潔。而“金器”則徒有其表。至此,詩人已經把他的愛情觀表達得淋漓盡致。但是,他仍不放心。在詩作的最后一節中,他用假設的語氣表達對少女的期望和憂慮。他渴望忠貞不渝的愛情,他深沉地愛著“心愛的少女,所以,他擔心少女有“輕浮放蕩”和“違背的行為”,因為,“那樣多么使我心碎!”
瓦爾特的愛情詩很善于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在《菩提樹下》和《心愛的少女》兩首詩作中,他維妙維肖地展示了癡女情男的內在情感,充分表現出他心理描寫的藝術手法。
上一篇:〔法國〕艾呂雅《我并不孤獨》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法國〕奈瓦爾《我的靈魂深處有個秘密》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