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樓題壁·厲鶚
水落山寒處,盈盈記踏春。
朱欄今已朽,何況倚欄人!
這首詩也是為悼念亡妾朱滿娘而作。厲鶚與滿娘的相識相伴與湖水有著密切的關系。在碧浪湖口,厲鶚將滿娘迎娶回家;厲鶚的家,又在杭州的西子湖畔。因此,兩人都對湖水有著特別深厚的感情,共同登上湖畔樓亭,共同在湖邊踏春游覽,這是多么愜意愉快的歲月啊!滿娘自雍正乙卯(1735)年嫁給厲鶚,至乾隆壬戌(1742)年正月三日病逝,前后僅七年時間,滿娘也不過才二十四歲。這畢竟是太殘酷、太讓人難以接受了。就在滿娘去世的當年冬,厲鶚登上湖畔樓亭,傷心悼念之情油然而生,在湖樓墻壁上題寫了這首五言絕句。
第一句“水落山寒處”,點明題詩的時間。冬天湖水下落,四周的山巒也顯得寒冷蕭條。這一特定的季節與詩人冷清寂寞的內心相一致,自從滿娘去世之后,厲鶚感到無比的悲愴與冷落。他在悼念滿娘的詩中寫道:“梵夾呼名翻滿字,新詩和恨寫回文”;“幾度氣絲先訣絕,淚痕兼雨洗芭蕉”;“再世韋郎嗟已老,重尋杜牧奈何春”;“何限傷心付阿灰,人間天上兩難猜”,這些詩句可以說是和著淚水寫成。到了冬天,思念之情更加濃重。第二句“盈盈記踏春”,可謂思極成幻,在詩人眼前,又映現出滿娘輕盈俊秀的儀態,漫步在春天的湖畔。這兩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滿娘在時,周圍的一切是那么美好,充滿春的氣息;而今滿娘已經訣別,詩人只感到冬日的嚴寒,毫無生機活力。
“朱欄今已朽,何況倚欄人”,這兩句本自蘇軾《法惠寺橫翠閣》詩句:“雕欄能得幾時好,不獨憑欄人易老。”又與歐陽瞻《太原道上》“高城已不見,何況城中人”的詩句相似,都是慨嘆人生短暫、年華易逝。厲鶚的這兩句含意更為深沉,實際上是說滿娘去世之后,自己感到衰老得特別快。盡管寫這首詩時滿娘去世還不到一年,但詩人看到紅色的欄桿已經朽敗,聯想到已是五十歲的自己,便發出了人已老去的感慨。失去了滿娘,詩人預感到晚景將會更加凄涼孤獨。
這首詩雖只有二十個字,卻包容了極豐富的思想情感,故清人嚴長明評曰“可謂情深。”
上一篇:蔣士銓《湖上晚歸》描繪湖上晚歸所見的暮秋景色
下一篇:錢謙益《后秋興之十三(選一)》悲憤的忠君愛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