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
名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導讀】
這首詩在宋人《萬首唐人絕句》中又題作《夜雨寄內》,是詩人寄給北方的妻子王氏的。古代稱妻為內子、內人。詩中抒寫了作者客居異鄉時的孤寂心情和對妻子的深切懷念。
【原詩】
君問歸期未有期①,巴山夜雨漲秋池②。
何當共剪西窗燭③,卻話巴山夜雨時④。
【注釋】
①君:指詩人的妻子王氏。②巴山:亦稱大巴山,又叫巴嶺,這里泛指巴蜀之地(四川東南)。漲秋池:指大雨使秋池水漲。③何當:何時才能。剪燭:古代點燭為燈,蠟燭點久了,燭心會結穗形燭花,剪去它,燭燈才會明亮。④卻話:重談,再來談。卻:回轉來。
【譯詩】
你問我準確的歸期現在我還說不上,
今晚巴山連夜的雨已經漲滿了池塘。
等我返家與你在西窗共剪燭花之時,
再與你訴說巴山夜雨時的孤獨惆悵。
【賞析】
這是一封以詩歌形式寫成的獨特的書信,是一首懷故思舊的詩作。詩中穿越時空,將今天與來日、巴山與長安交織在一起,抒發了悲歡離合之感、相思深戀之情。
詩的首句“君問歸期未有期”起筆突兀,迅速抓住了讀者,造成了懸念。因為詩是寫給遠在北方的妻子的。當時詩人被秋雨阻隔滯留在巴山。妻子從家中寄來書信詢問歸期。但秋雨連綿,已將交通中斷,歸期無法確定。所以回答說:君問歸期未有期。這一句有問有答,跌宕有致,很有人情味,自然地流露了詩人滯留異鄉、思念親人而歸期未卜的羈旅之愁。接著以眼前這“巴山夜雨漲秋池”來說明原因,用一個“漲”字將“巴山”、“夜”、“雨”、“秋”、“池”等五種物象連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明晰的圖畫,生動地描寫詩人此時愁情如雨的心境。末兩句馳騁想象、另辟新境,表達與妻子重逢的美好愿望。“共剪西窗燭”的細節描寫生動傳神,既表現了思念,又突出了期盼;既反映了離愁,又謳歌了真情。
《夜雨寄北》是李商隱膾炙人口的抒情短章。全詩構思新穎,不落俗套。第一句寫妻子,第二句寫自己,第三句寫愿望,末句寫對二人團聚的向往。詩人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寫出他對妻子的一片深情。詩只有四句,卻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既包含空間的往復對照,又體現時間的回環跳躍。語短而情長,令人百讀不厭。
上一篇: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墨梅》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
下一篇:有朝一日天隨人愿,賽田文養客三千.《天凈沙》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