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舊雜詩四首(其一)·黃景仁
風亭月榭記綢繆,夢里聽歌醉里愁。
牽袂幾曾終絮語,掩關從此入離憂。
明燈錦幄珊珊骨,細馬春山剪剪眸。
最憶瀕行尚回首,此心如水只東流。
這是一首回憶往昔戀情的詩,全組詩共四首,這里選的是第一首。據后幾首中“柘舞平康舊擅名,獨將青眼到書生”,等語來看,詩人回憶的對象是一位青樓女子,當時兩心相契,感情十分投合,然而旋即分手,遂成終身遺恨。據“而今潘鬢漸成綠,記否羊車并載時”諸語來看,則此詩應是詩人后期的作品。雖然時隔很久,然而當詩人想起了與她共度的美好時光,猶如歷歷在目,難以忘懷。
風亭月榭,是情人們常去幽會的地方,它似乎記錄了詩人與戀人的綢繆之情。當時聽歌酣飲,歡會無息,然而似乎已預計到了日后的分別,一種淡淡的憂愁已趁著醉意爬上了情人們的心頭。她常常牽動著詩人的衣袖,絮語聒聒,卿卿我我;然而當她掩門離去,詩人便沉入了無盡的離愁之中。
“明燈”句是回憶她在華燈明燭、錦幄高張之下的豐姿秀骨。以“珊珊”來形容“骨”,令人想見其步履緩慢,飄逸多姿的體態,然又不乏挺拔瀟灑的風骨。“細馬”句則是追憶他們雙雙出游時的情景,她那明眸炯炯有神,攝人心魄;“剪剪”本形容風的削人臉面,唐朝韓偓的《寒食夜》詩中就有“惻惻輕寒剪剪風”之句,然此處黃仲則用來形容情人的眸子,極言其銷魂攝魄的魅力。
尾聯寫他們分手之時,她又頻頻回首,默默無語而依依難舍,無限眷戀之情溢于言外。結束句“此心如水只東流”,是她內心的道白。意謂我已以心相許,愿與君永結同好,猶如湯湯的河水東流,永不改變方向。這也許是她曾向詩人表白過的誓盟,也許是詩人自己從她那百般留戀難舍的情態中體會到了她內心的思緒。由此可見到兩人情感的誠篤。
此詩用了一種很有特色的藝術手法。詩人通過回憶,重新喚起了往昔與戀人相處時的歡樂與兩人間的柔情密意,而回憶的鏈索又是斷斷續續的,它如意識流派的小說和新印象派的電影,不受時空的限制,擇取了最具典型意義、最富于特征的片斷,構成了它強烈的藝術效果。詩人的筆也是跳動的,具有很強的選擇能力。“風亭月榭”固然是泛指戀人的相會之地,然在詩人心中卻有著某種特殊的魅力,因它印下了詩人青年時代的雪泥鴻爪,記下了他與戀人的繾綣之情,因而此處的“風亭月榭”也就有了特殊的內涵,具有一種牽動人心的力量。牽衣絮語,表現了戀人間的情意綿綿,詩人只用了一句來刻畫此種情狀,旋即又從她掩戶離去后的相思之苦來反襯出他們之間的濃情密意,詩人所擇取的兩個場景都是很有典型性的,其中人物的動態、言語、心理宛然可見,讀之如睹其面,如聞其聲。“明燈”兩句也是選取了戶內與戶外兩個典型的環境來勾勒出她楚楚動人的容姿,一寫其“骨”,一言其“眸”,然一個活生生的立體的佳人形象已呼之欲出,由此可見詩人取材攝象與駕馭語言的功夫。“最憶”一聯則達到了全詩的高潮,詩人將其記憶中最珍貴的一幕顯示給了讀者,戀人間依依難舍的千般柔情都在“瀕行尚回首”五字中曲曲傳出。詩人的生花妙筆抓住了這一具有典型意義的動作,將深厚誠摯的感情具體落實在一個細小的動作中,令人看到了她內心世界。于是,最后迸發出“此心如水只東流”的誓語。整篇的布局是松散的,是若干場境與細節的匯合,然它又是統一的,在一種強烈的感情基調中得到統一,這就造成了此詩的藝術魅力,讀來惻惻感人,難以忘懷。
上一篇:黃景仁《感舊四首(其一)》戀愛經歷詩篇
下一篇:王士禛《高郵雨泊》即眼前情景而生興會、有情寄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