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城路(白狼河北秋偏早)
塞外七夕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橋又迎河鼓。清漏頻移,微云欲濕,正是金風玉露。兩眉愁聚。待歸踏榆花,那時才訴。只恐重逢,明明相視更無語。人間別離無數。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佇。連理千花,相思一葉,畢竟隨風何處。羈棲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今夜天孫,笑人愁似許。
【注釋】
《臺城路》:又名《齊天樂》、《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一百零二字,前后片各六仄韻。農歷七月初七為七夕。白狼河:即遼寧省西部大凌河,漢唐時稱白狼水,流經河北、遼寧、內蒙古等省區。此處應是泛指邊塞河流。星橋:銀河,即傳說中的七夕鵲橋。河鼓:又名黃姑、天鼓,即牽牛星。
清漏:古代滴水計時的儀器稱為“漏”。金風玉露:金風,秋風。古人認為西方為秋而主金,因此秋風也稱金風。玉露,晶瑩的露珠。晚唐詩人李商隱有《辛未七夕》詩云:“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清漏漸移相望久,微云未接過來遲。”北宋詞人秦觀《鵲橋仙》詞有“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兩句。瓜果筵:七夕是傳說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相傳織女美麗善良,心靈手巧,因此古時風俗,女子于七夕夜要在庭院中擺上時令瓜果,穿針引線,祈求像織女一樣心靈手巧,故七夕又名乞巧節。因為牛郎織女的浪漫愛情神話,七夕節后又演變為凡間兒女祈求美滿姻緣的日子,白居易《長恨歌》中曾這樣描寫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相思一葉:據孟《本事詩》載,唐詩人顧況在洛陽時,于流水上偶得大梧葉,葉上題詩:“一入深宮里,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羈棲良苦:此處言塞外漂泊羈旅之人的相思、思家之苦。空房:此處言在家獨守空閨的女子相思懷遠之苦。天孫:即織女星。笑人:七夕之時,連分離一年的牽牛織女尚能相會于鵲橋,凡間之人卻仍然漂泊在外,不能與愛人相聚,所以為牛郎、織女所笑。
【評析】
納蘭性德一生于七夕羈留塞外共兩次,一次為康熙二十二年(1683),一次為康熙二十三年(1684),兩次皆為扈從康熙帝出行。此詞蓋為此兩年中之七夕而作。七夕古為女子乞巧或與戀人定情之日,因此,此詞雖以邊塞為背景,重點卻在渲染“羈棲良苦”的悲情;雖無邊塞詞蒼茫闊大之意境,卻極盡凄婉纏綿之柔情。詞人扈駕出行塞外,詞中卻僅有起句“白狼河北秋偏早”一句點明季節和地點,此外主要以牛郎、織女之神話為軸層層鋪墊出詞人羈留塞外的離情別緒,以及獨守空閨之人相思懷遠之愁,以天上牽牛、織女的相聚,襯托人間兒女的別離。世間兒女,雖有祈求如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般圓滿的虔誠,無奈行役之人身不由己,只能在“人間別離無數”的悲戚中嘆息。性德此類作品“逼真北宋慢詞”(譚獻《篋中詞》評語),頗有秦觀、柳永風度。
上一篇:洞山良價《只到潼關即便休》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
下一篇:《安得壯士挽天河,盡洗甲兵長不用》詩詞的背景故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