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情懷篇
宋朝建立(960年)以來,采用崇文抑武的基本國策,士大夫的社會責任感和參政熱情空前高漲;同時,國力較弱,外患不斷,遼和西夏經常侵擾邊境,宋王朝無力制止,就以每年供給巨額財物求得妥協,尤其是南宋,中原淪亡,山河破碎,半壁河山已陷于敵手。
這樣的時代背景,宋代的文人很少用作品來歌功頌德,更缺少盛唐時期那種大國聲威感和強烈的自信心、自豪感,而往往在作品中表現出強烈的憂患意識。在國家危亡之際,愛國主題更是成為整個文壇的主導傾向,尤其是南宋,在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抗金、抗元斗爭中,山河破碎的形勢、和戰之爭的局面,是任何文人都不能回避的現實。他們在作品中高揚愛國主義主題,用詩詞抒寫中原淪亡的哀愁、家國破碎的悲痛、許身報國的豪情壯志,以及報國無門的憤慨和積極頑強的斗爭意志。這些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詞風慷慨,筆力雄健,氣勢雄渾,境界廓大,表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豪邁的英雄氣概,以蘇軾、陸游、辛棄疾、岳飛、文天祥等詞人和愛國志士為典型代表。
上一篇:《詠物言志》宋詞鑒賞
下一篇:《田園生活》宋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