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 徐燦
舟中感舊
無恙桃花,依然燕子,春景多別。
前度劉郎,重來江令,往事何堪說。
逝水殘陽,龍歸劍杳,多少英雄淚血。
千古恨、河山如許,豪華一瞬拋撇。
白玉樓前,黃金臺畔,夜夜只留明月。
休笑垂楊,而今金盡,秾李還消歇。
世事流云,人生飛絮,都付斷猿悲咽。
西山在、愁容慘黛,如共人凄切。
這首詞,題作“舟中感舊”,自為旅途中所寫,而從詞中“前度劉郎,重來江令”兩句看,其所經、所往之地則為舊游之地。考徐燦約于明思宗崇禎初年嫁陳之遴(字彥升,號素庵)為繼室。陳于崇禎十年(1637)以一甲二名成進士,授編修,曾與徐燦在北京城西隅一座頗饒花木之勝的寓所中過了兩三年的留連花月、題云詠雪的生活。到崇禎十二年(1639),陳以父喪偕徐南歸。在他們南歸的幾年內,大局急轉直下。崇禎十七年(1644),清兵入關,攻破北京;次年,又大舉南下,江南一帶慘遭蹂躪。他們似曾過了一段流離的生活。不久,陳之遴竟失節降清,重到北京,出仕新朝。與陳伉儷情深的徐燦為此深感矛盾和痛苦,但生活在當時社會、當時家庭中,又不能不于陳在清廷任職后也偕子女赴京,距其崇禎年間的北京之行,約已十年。這首詞與其另一首《滿江紅·將至京寄素庵》都是在這次再度赴京的舟中所寫,可合參。《滿江紅》詞中有“滿眼河山牽舊恨,茫茫何處藏舟壑?記玉簫、金管振中流,今非昨”幾句;這首詞表達的也是這種河山牽恨、今已非昨的悲慨。
這是徐燦的名作之一。詞語萬端感慨,無限悲愴,正如譚獻所評:“外似悲壯,中實凄咽,欲言未言。”(《篋中詞》)作者重臨故地,撫今思昔,所牽動的舊恨新愁是紛至沓來,匪言可盡的。詞的起調三句寫景物,慨嘆別來十年,桃花無恙,燕子依然,景猶是景,物猶是物,處處都勾起回憶和思量。接著,以“前度”兩句,由寫景物轉入寫人事。“前度劉郎”句與起句“無恙桃花”緊相綰合,化用劉禹錫詩“玄都觀里桃千樹”(《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及“前度劉郎今又來”(《再游玄都觀》)句意,慨嘆世事之無常。“重來江令”句與“依然燕子”句暗相勾連,分別用劉禹錫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金陵五題·烏衣巷》)及“南朝詞臣北朝客,歸來惟見秦淮碧”(《金陵五題·江令宅》)句意,借南朝興廢的歷史寄寓對明室顛覆的哀悼。作為一首“感舊”詞,這里用劉禹錫及江總典,以見人是“前度”,地是“重來”,而其所感之“舊”,既是個人的悲歡,也是國家的興亡。下面“往事何堪說”一句中的“往事”,正是這身世之感與亡國之痛交織在一起的往事。這本是千頭萬緒、無從說起的。
上片詞的后半進一步表達對明亡的悲恨。“逝水殘陽”一句,描寫舟中所見水上之景,也慨嘆歲月如流,逝者如斯。“龍歸劍杳,多少英雄淚血”兩句,則對易代之際無數志業未酬、以身殉國的抗清英烈深致哀悼。其《滿江紅·感事》詞“而今空有斷腸碑,英雄業”兩句所憑吊的對象,正與此相同。“龍歸劍杳”,用張華、雷煥因斗牛之間常有紫氣,于豐城(今江西豐城)掘得雙劍,兩人卒后,雙劍合歸延平津,化為雙龍蟠縈水中的傳說(見《晉書·張華傳》),是以神劍之化去喻指為抗清而獻身的英才烈士之已離人間。其歇拍兩句“千古恨、河山如許,豪華一瞬拋撇”,則與上述《滿江紅·將至京寄素庵》“滿眼河山牽舊恨”句所表達的感情相同,明白點出,其恨是河山今已變色的千古之恨。“豪華”云云,暗用薩都剌《滿江紅·金陵懷古》詞中“六代繁華,春去也、更無消息”句意,以“一瞬”兩字慨嘆從北京城破、思宗自縊到南京陷落、南明傾覆,在時間上竟如此迅速。
換頭三句寫易代之后人才凋零殆盡。“白玉樓前,黃金臺畔”兩句,用天帝成白玉樓,召李賀為記(見李商隱《李賀小傳》)及燕昭王筑臺,置千金其上延攬天下賢士的傳說與故事,而“夜夜只留明月”句則是上片所說“龍歸劍杳”、豪華拋撇的凄涼寫照。這三句與李白《蘇臺覽古》詩“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劉禹錫《金陵五題·石頭城》詩“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等句的意境是相似的。接著,作者進一步以“休笑垂楊,而今金盡,秾李還消歇”三句,喻指戰亂之余,瘡痍滿眼,一切掃地以盡。這也就是徐君寶妻《滿庭芳》詞所寫的“一旦刀兵齊舉”,“風卷落花愁”,“典章文物,掃地都休”。而這一切,只有歸結為“世事流云,人生飛絮,都付斷猿悲咽”三句。這里,以“流云”來比喻世事之變幻無常,以“飛絮”來比喻人生之飄泊無定,而由世事變幻帶來的國族之痛、由人生漂泊帶來的身家之恨,則只有付諸悲咽的哀猿啼聲之中。
詞的結拍兩句中的“西山”,對作者而言,是觸目傷心的。如前所述,作者在明亡前曾居北京城西隅;陳之遴為作者所寫《拙政園詩余序》記述其夫妻在此寓居中常“閑登亭右小丘,望西山云物朝夕殊態”,而作者這次重到北京后所寫《風流子·同素庵感舊》詞中,則有“西山依然在,知何意、憑闌怕舉雙眸”之語。這里所寫舟行將抵北京時望到的“西山”,正是在北京城西隅也可以望到的西郊群山。這“西山”,是個人悲歡的見證,也是歷史興亡的見證。山似有情;她似乎也經受不了這么沉重的打擊而“愁容慘黛”,分擔著人間的苦痛和悲哀。
上一篇:夏完淳《魚游春水·春暮》閨愁詞作
下一篇:王夫之《玉樓春·白蓮》明亡孤忠自守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