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悲懷(其三)》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
鄧攸①無子尋知命,潘岳②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③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注釋】
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之作,悼念的是早逝的妻子,唐代元稹作。
①鄧攸:西晉人,字伯道,永嘉末年戰亂中,他舍子保侄,后終無子。
②潘岳:西晉人,字安仁,妻早逝,作《悼亡詩》三首。
③窅(yǎo)冥:幽暗。
【大意】
閑坐時我常常悲悼你,也常常自悲;縱使人生能活百年,仍然恰如一寐。
鄧攸終身無子,難道不是命運安排?潘岳悼詩寫得再好,也是心機枉費!
即使死后合葬,地府冥冥有何指望;要想來世再結良緣,更是虛妄難期。
我愿效仿那長開眼的鰥魚,自誓終鰥不復娶妻,以報答你終身清苦,從未喜笑開眉!
【賞析】
作者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壽的有限。人生百年,也沒有多長時間。就算是以鄧攸、潘岳自喻,故作達觀之詞,終究也是無謂,無子、喪妻的深沉悲哀,又豈是故作豁達的姿態就能夠排遣的?生活中深深的哀傷讓人絕望,在絕對的絕望中也總會找到希望——死后夫婦同葬和來生再作夫妻。
痛定思痛,這也只不過是一種虛無縹緲的幻想,其實是難以指望的,絕望因此而更加絕望。死者已矣,過去的一切永遠無法補償了!妻子的早逝,雖然人力不能改變,卻掩藏不了心中深深的自責,只好永遠地想著她,以終夜“開眼”來報答她的“平生未展眉”。
【拓展】
元稹《遣悲懷》組詩共三首,其中前二首如下:
其一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其二
昔日戲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上一篇:《遣懷》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下一篇:《陌上花(其三)》譯文|注釋|大意|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