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豳風·東山》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我徂東山,慆慆①不歸。
我來自東,零雨其濛。
我東曰歸,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蜎蜎者蠋②,烝在桑野。
敦彼獨宿,亦在車下。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
我來自東,零雨其濛。
果臝③之實,亦施④于宇。
伊威⑤在室,蟏蛸⑥在戶。
町畽⑦鹿場,熠耀宵行⑧。
不可畏也,伊可懷也。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
我來自東,零雨其濛。
鸛鳴于垤⑨,婦嘆于室。
灑掃穹窒,我征聿至。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自我不見,于今三年。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
我來自東,零雨其濛。
倉庚于飛,熠耀其羽。
之子于歸,皇駁其馬。
親結其縭,九十其儀。
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
【注釋】
本詩出自《詩經》,相傳是反映周公東征歸來的作品,詩中表現了戰士在歸途思念家鄉和勝利返歸的喜悅心情。古人認為本詩是周公所作,今人多認為是戍邊戰士的作品。此處擇取后一種觀點。豳(bīn):通“邠”,古都邑名,在今陜西省彬縣。
①慆(tāo)慆:久。
②蜎(yuān)蜎:幼蟲蜷曲的樣子。蠋(zhú):一種野蠶。
③果臝(luǒ):葫蘆科植物。
④施(yì):蔓延。
⑤伊威:一種小蟲,俗稱土虱。
⑥蟏蛸(xiāo shāo):一種蜘蛛。
⑦町疃(tuǎn):獸跡。
⑧熠耀:光明的樣子。宵行:磷火。
⑨垤(dié):小土丘。
【大意】
自我遠征東山東,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從東山回,滿天小雨霧蒙蒙。才說要從東山歸,我心憂傷早西飛。家常衣服做一件,不再行軍事銜枚。野蠶蜷蜷樹上爬,田野桑林是它家。露宿將身縮一團,睡在哪兒車底下。
自我遠征東山東,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從東山回,滿天小雨霧蒙蒙。栝樓藤上結了瓜,藤蔓爬到屋檐下。屋內潮濕生地虱,蜘蛛結網當門掛。鹿跡斑斑場上留,磷火閃閃夜間流。家園荒涼不可怕,越是如此越想家。
自我遠征東山東,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從東山回,滿天小雨霧蒙蒙。白鸛丘上輕叫喚,我妻屋里把氣嘆。灑掃房舍塞鼠洞,盼我早早回家轉。團團葫蘆剖兩半,撂上柴堆沒人管。舊物置閑我不見,算來到今已三年。
自我遠征東山東,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從東山回,滿天小雨霧蒙蒙。當年黃鶯正飛翔,黃鶯毛羽有輝光。伊人過門做新娘,迎親駿馬白透黃。娘為女兒結佩巾,婚儀繁縟多過場。新婚甭提有多美,重逢又該美成什么樣!
【賞析】
他是一個征人,他隨軍東征已經很久了,在這個陰雨蒙蒙的日子,他終于踏上了回鄉的路。他現在的情緒是從新婚不久后開始的,在新婚的喜悅還沒有散去時,戍邊的命令已經到了,他的征途就開始了。如今就要回到家鄉,能夠生還的喜悅,對家人的思念,對戰事的厭倦,對和平的生活的渴望,一直在他的胸膛里醞釀。
就要離開東方,心兒就飛到了西方的家鄉,他興奮地想著自己不再從事征戰,更慶幸的是自己仍然活著。同去的戰友,多半已經埋骨沙場。陰郁的情緒一閃而逝,將要回到家鄉的興奮沖淡了它。
三年以后的今天,家鄉還是曾經記憶中的那個家鄉嗎?家園應該已經荒蕪了,無人修剪的瓜蔞爬到房檐上結子,土鱉在屋里跑來跑去,蜘蛛在墻角結網,場院上印著鹿跡,磷火飛來飛去。但這都無所謂,無論如何那是他的家,而他現在需要的只是一個家而已。
他又想起了他的妻子,曾經美麗而年輕的妻子。他能夠想象得出來,他的妻子操勞的樣子,也能夠想象她為思念他而嘆息。往事不堪回首,一回首便如泉水般涌上來。妻子現在的模樣他只能想象,三年前她的容貌他始終銘記在心。那天有黃鶯在枝頭報喜,他用白馬把她接過門。他記得婚禮的儀式特別復雜,卻沒有感覺到絲毫的疲累。雨水落在他的臉上,他看了看前方,眼看這就快到家了,真是“近鄉情更怯”啊!只希望不再有戰爭,一家人不會再分離……
【拓展】
唐代王昌齡作有《閨怨》,從女子的角度描寫了這種新婚不久,丈夫就遠去戍邊所帶來的離別之苦,以及后悔之情。全詩如下:
閨中少婦不知愁,
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
悔教夫婿覓封侯。
上一篇:《豳風·七月(節選)》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下一篇:《車遙遙篇》譯文|注釋|大意|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