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古原草送別》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離離①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②,晴翠③接荒城。
又送王孫④去,萋萋滿別情。
【注釋】
該詩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是白居易的成名之作。賦得:借古人詩句或成語命題作詩。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唐代詩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①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
②芳:指野草那濃郁的香氣。侵:侵占,長滿。
③晴翠:草原明麗翠綠。
④王孫:本指貴族后代,此指遠方的友人。
【大意】
長長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干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艷陽下草地盡頭是你的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賞析】
古原上長滿了野草,春榮秋枯,歲歲循環不已。古原草生命力頑強,斬不盡、鋤不絕,只要殘存一點根須,來年會更青更長,很快蔓延原野。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間,大片枯草被燒得精光。而毀滅的力量雖然強大,毀滅的痛苦雖然深刻,卻仍然不能阻止生命的新生。再生的力量如此強大,再生的歡樂掩蓋了痛苦。烈火能把野草連莖帶葉統統“燒盡”,然而烈火再猛,也無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須,一旦春風化雨,野草的生命便會復蘇,以迅猛的長勢,重新鋪蓋大地,回應火的暴虐。看那草原上的一片青翠,不是綠色勝利的旗幟么?
古原上清香彌漫可嗅,綠草沐浴著陽光,翠綠如滴。那彌漫的香氣,那飽含張力的翠綠,是一種蔓延擴展的態度,是野草頑強的標簽。頑強的野草,滋潤了荒蕪的古原,使它恢復了青春。在這大地春回的日子里,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送別在這里發生,富于詩意,令人惆悵。今后每當看見萋萋的芳草,就仿佛看到每一片草葉都飽含的別情,淡淡的憂愁也就不可避免地彌漫開來。
【拓展】
唐代王維曾作《山中送別》,同是描寫青草,同是感慨送別,與本詩在異曲同工之余又有些許不同之處。全詩如下: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五代南唐李煜曾作《清平樂·別來春半》,亦將春草與送別結合在一起描寫。全詞如下: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上一篇:《賀新郎·別友》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下一篇:《過零丁洋》譯文|注釋|大意|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