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葛覃》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
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其鳴喈喈①。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莫莫。
是刈是濩,為絺為绤,服之無斁②。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歸寧父母③。
【注釋】
《葛覃》出自《詩經》。本詩寫的是一名女子準備歸寧(回娘家探望父母)的事。葛覃:綿長的葛藤。葛,多年生蔓草,莖長二三丈,纖維可用來織布。覃(tán),綿長。
①黃鳥:一說黃鸝,一說黃雀。于:曰;于飛,即正在飛。灌木:叢生的樹木。喈喈(jiē):鳥鳴聲。
②刈(yì):斬,割。濩(huò):煮。絺(chī):細的葛纖維織的布。绤(xì):粗的葛纖維織的布。斁(yì):厭。
③害(hé):通曷,疑問詞。否:不。
【大意】
葛藤是多么綿長啊,綿延在山間的谷中,那繁茂的葉子一片青翠。
山谷間飛起的黃鶯,輕輕落在灌木林叢,婉轉的鳴叫聲這般動聽。
葛藤是多么綿長啊,綿延在山間的谷中,葉子成熟了郁郁蔥蔥。
把它割來煮在鍋中,細布粗布隨意織成,穿著它真是其樂無窮。
我虛心請教我的老師,老師教給我為婦的技藝。
教給我用灰水清除內衣的油膩,教我用清水洗濯外衣的污垢。
該洗不洗的能打點清楚,回家看望父母。
【賞析】
此刻,她正處在喜悅而急切的企盼之中,馬上就能出發見到久違的父母,心中的激動實在難以避免。
抬頭望向故鄉的方向,映入眼簾的是一派清碧如染的葛藤,蔓延在幽靜的山溝中。這一抹幽靜的清碧就在近前,故鄉仍在遠方……
一只黃雀飛來,她的思緒被不期的一陣“喈喈”的鳴囀拉了回來。美麗的黃雀,在灌木叢上啁啾啼鳴。在這美麗的景色中,她將她那一絲喜悅和掛念隱藏在綠葛、黃雀背后,生怕打擾它們,不能繼續顧盼、聆聽,不能繼續思念、喜悅。
良久,她終于想起了此行的目的。她麻利地彎腰“刈”藤,轉眼間就在家中“濩”葛、織作了。那萋萋滿谷的葛藤,在十指間幻化成一匹匹飄拂的葛布;而她,早已在銅鏡前披著這“絺绤”,正喜孜孜地試著。拿著親手織作的葛布,她感到無比的快慰,還有什么比辛勞過后親自欣賞自己的勞動成果更令人自豪呢?
她的老師來了,老師似乎在指點,似乎在傾聽,指點她做事的技巧,傾聽她對父母、家鄉的思念。讓她快學會洗衣、做飯的技巧吧,思歸的心早已經忍不住要飛回去看望父母了。
【拓展】
《詩經》中的《衛風·竹竿》也描寫了一位出嫁的女子的思歸之情,這首詩把這種感情從回憶與推想兩個不同角度,分別做了描寫。全詩如下:
籊籊竹竿,以釣于淇。
豈不爾思?遠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巧笑之瑳,佩玉之儺。
淇水滺滺,檜楫松舟。
駕言出游,以寫我憂。
上一篇:《周南·桃夭》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下一篇:《周頌·豐年》譯文|注釋|大意|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