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別離
貫休[1]
離恨如旨酒[2],古今飲皆醉,
只恐長江水,盡是兒女淚。
伊余非此輩,送人空把臂,
他日再相逢,清風送天地。
《禪月集》卷一頁二十三下,禪門逸書初編第二冊
【白話新唱】
離別的惆悵好似忍不住不飲的美酒
古往今來人們都紛紛醉倒
使我不得不懷疑
那滾滾長江流的都是癡男怨女的淚水
但是你我并不是這一等人
當我們離別時只是一握手
因為我們知道無論多么漫長的分離
總有一天,在靈魂根源之處
我們注定重相逢
就讓天地間無盡的清風為我們送行吧!
【分析與鑒賞】
“他日再相逢,清風送天地”,何其優美、豁達的人生觀!
本質上,宇宙中沒有離別這一回事,所有的人都緊緊相連在一起。現實生活里,人們卻透過生離死別來體驗人類情感的廣度與深度。
如果不刻意遺忘內在的無窮智慧,如果人們一直處于悟道者的心境里,如果我們總是心無罣礙,那么,人生也不會這么多采多姿!
開悟,是“好”的;不能開悟,做一個有許多煩惱的人,也是“好”的。這個“好”是第一義諦的“好”。
有一天下雨了,有位上座說:“寂阇梨!好雨!”仰山慧寂問:“好在哪里?”上座答不上來,仰山慧寂接口說:“我倒是說得出來這雨好在哪里。”上座就問他:“好在哪里?”
仰山不說話,用手指著從天上紛紛落下的雨。
雨絲無言,本身就是第一義諦的現身說法。上座說的“好雨”的“好”是相對的“好”,仰山慧寂的“好”則是絕對的第一義諦的“好”。
如果,我們不能體驗到生離死別的第一義諦的“好”,至少我們可以試著去了解“離別是重逢的開始”吧!
[1]貫休(831-912):唐末五代僧,工詩、書、畫,向有“三絕”美譽,嘗有句云:“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故又稱“得得來和尚”。著有《禪月集》二十五卷。
[2]旨酒:美酒。
上一篇:北澗居簡《拍手驚他不肯飛》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
下一篇:道英《明月清風付與誰》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