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發泄不滿作《過華清宮》
《過華清宮》是我國唐代大詩人杜牧創作的作品。詩人巧妙地總結了歷史,又深刻地諷喻了現實,表達了詩人對最高統治者的窮奢極欲、荒淫誤國的無比憤慨之情。
唐玄宗在晚年時昏庸腐敗、荒淫無道,整天與楊貴妃吃喝玩樂,不理朝政。朝政大權便逐漸落入了一些奸臣手中,唐朝也由盛世轉入衰敗。
唐玄宗對楊貴妃百般順從,萬般寵愛,只要貴妃喜歡的或是想要的,他都想方設法給尋來。有一年楊貴妃過生日,唐玄宗帶著她到華清宮游玩。吃膩了宮中山珍海味的楊貴妃忽然想吃新鮮的荔枝。
北方哪有荔枝呀?它產于嶺南,距長安城有幾千里地,就是從嶺南采回荔枝也不新鮮了。為了博得楊貴妃的歡心,唐玄宗就下令地方傳遞公文的驛站。派出最好的騎手,用最快的駿馬,把荔枝一站一站接力傳到長安。為了這件事,不知浪費了多少錢財,累壞了多少人,跑死了多少匹馬。
后來,詩人杜牧在游覽華清宮時,聽說了這件事,覺得皇帝太荒唐了,為了發泄心中的不滿,便寫下了這首《過華清宮》:
長安回望繡成堆,
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詩歌前兩句為背景鋪墊,起句描寫華清宮所在地驪山的景色。詩人從長安“回望”的角度來寫林木蔥蘢,花草繁茂,宮殿樓閣聳立其間,宛如團團錦繡。“繡成堆”,既指驪山兩旁的東繡嶺、西繡嶺,又是形容驪山的美不勝收,語意雙關。
后兩句推出描寫的主體,提示詩歌主旨。“一騎紅塵”和“妃子笑”兩個具體形象的并列推出,啟人思索,留有懸念。“無人知”雖三字,卻發人深省,耐人尋味。
這首詩通過送荔枝這一典型事件,鞭撻了玄宗與楊貴妃驕奢淫逸的生活,有著以微見著的藝術效果。揭露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窮奢極欲的生活。
上一篇:杜牧以情馭景作《山行》
下一篇:杜牧清明逢雨寫《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