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閣夜》古詩注釋與賞析
歲暮陰陽催短景②,天涯霜雪霽寒宵③。
五更鼓角聲悲壯④,三峽星河影動搖⑤。
野哭幾家聞戰伐⑥,夷歌數處起漁樵⑦。
臥龍躍馬終黃土⑧,人事音書漫寂寥⑨。
【注釋】
①閣,指西閣,故址在今重慶奉節白帝山上。唐大歷元年(766)秋,杜甫移寓于此。②陰陽,猶日月。短景,冬天日短,故云“短景”。景,同“影”。③天涯,天邊,此指夔州。霽,天晴,此指雪光明朗。④鼓角,更鼓和號角。《通典》卷一四九《兵二》:“軍城及野營行軍在外,日出日沒時撾鼓三通。三百三十三槌為一通,鼓音止,角聲動,吹十二聲為一疊,角音止,鼓音動,如此三角三鼓,而昏明畢之。”五更鼓角,天將啟曉。⑤三峽,指瞿塘峽、巫峽、西陵峽。西閣臨瞿塘峽西口。星河,星辰和銀河。⑥幾家,一作“千家”。戰伐,當指去年閏十月以來的崔旰之亂。⑦夷歌,指當地少數民族的歌曲。數處,一作“幾處”。起漁樵,起于漁人樵夫之口。⑧臥龍,指諸葛亮。《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載徐庶謂劉備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躍馬,指公孫述。述曾據蜀稱白帝。左思《蜀都賦》:“公孫躍馬而稱帝。”終黃土,指都死而同歸黃土。諸葛亮和公孫述在夔州都有祠廟,夔州有白帝城,故聯想及之。⑨人事,指交游。時杜甫好友鄭虔、蘇源明、李白、嚴武、高適都已去世。音書,指親朋間的音信。寂寥,孤獨寂寞。漫,漫然,有隨他去,不管他之意。此句似自我解脫,實則憤激之詞。
【評析】
大歷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閣時作。詩寫閣夜所見所聞景象,悲壯動人。首聯起勢警拔,頷聯尤為壯闊,使人驚心動魄。由鼓角悲壯而聯想到野哭戰伐,漁樵夷歌,由陰陽代謝而感世變無常,友朋凋謝,人事寂寥,獨身飄零。意中言外,愴然有無窮之思。起承轉接,猶如神龍掉尾,渾化無跡。
上一篇:杜甫《夜》古詩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杜甫《又呈吳郎》古詩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