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有感二首
【導讀】
這是大學問家朱熹兩首寫讀書心得的詩,寫得很獨特,很有啟發性。人們在讀書后,時常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兩首詩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將這種內心感覺化做可以感觸的具體形象加以描繪、讓讀者自己去領略其中奧妙的說理之作。
其一
名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原詩】
半畝方塘一鑒開①,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②?為有源頭活水來。
【注釋】
①一鑒開:像一面鏡子一樣打開。鑒:鏡子。②渠:代詞,它,指塘水。那得:哪得。清如許:像這樣地清澈。
【譯詩】
半畝大的方塘像一面鏡子打開,
天光和云影全在水中游動徘徊。
若問它為何始終這樣清澈明凈?
因為源頭不斷地有活水注進來。
其二
名句: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原詩】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①。
向來枉費推移力②,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釋】
①艨艟(ménɡchōnɡ):古代戰船名。②向來:從前,以前。
【譯詩】
昨天夜里江上春水漲得連岸平,
巨大的戰艦變得像鴻毛一樣輕。
先前費盡力氣都推不動的巨艦,
今天卻可以在江心自在地航行。
【賞析】
這是兩首很獨特的詩,它用詩歌的形式,通過形象化的比喻來闡明自己讀書的心得體會。尤以第一首流傳最廣。
其一以池塘活水設喻,強調要不斷地讀書學習,不斷地吸取新知識的重要性。作者先描繪了一個清澈明凈的池塘,然后揭示原因:“為有源頭活水來”。正是因為有活水不斷從源頭流來,池水才會如此清澈明凈,像一面鏡子,映照著絢麗多彩、變幻無窮的藍天白云。它形象地告訴人們,只有不斷地學習,博覽群書,用新知識、新信息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使思想不致僵化,適應時代的發展。這里,“方塘”喻人的大腦,以“活水”喻新鮮的知識信息,以“天光云影”喻豐富多彩的客觀世界。比喻巧妙,形象生動,富于理趣,耐人尋味,把一篇讀書心得寫得如此生動簡練、詩意化、哲理化,確是一首獨特的精彩詩作。
其二改換比喻,闡述讀書和學習的效果。詩以江上行船作比,說明在江上行船必須有江水為基本條件。沒有水就行不了船,沒有滿滿的江水,就行不了大船。以此告訴人們,讀書做學問也如同行船一樣,需要不斷積累,待條件成熟后,功到自然成。就如巨艦停在江邊,水淺時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推不動。而一旦“春水生”,巨艦就變成了“一毛輕”。同樣用巧妙的比喻,生動形象地說明了自己讀書后的心得體會,給人以有益的啟迪。
上一篇: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蝶戀花》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
下一篇: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謁金門》詩詞原文賞析|名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