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袁若娟
(加里里地方加那村的婚禮之舞)
黑色的眸子,
哦我夢中的女人,
象牙的舞屐,
跳舞的人沒人能如你
腳那么輕捷。
在帳蓬中
在破碎的黑暗里,
我找不到你。
在井邊,在提水的婦女中,
我找不到你。
你的手臂,象樹皮下的嫩枝;
你的面容,象月光下的河水。
白得象杏仁是你的雙肩,
才剝開硬殼的新鮮杏仁。
沒有閹官看守你,
沒有銅欄桿擋住你。
你休息之處,有鑲金銀的綠松石,
棕色的長袍,有金線繡成花紋,你裹在身上,
哦,Nathat-lkanaie,“水邊的樹”。
你的手擱在我肩上,象菖蒲叢中的澗溪,
流水凝凍成你的手指。
你的女友白如澗底的園石。
他們的音樂圍護著你。
跳舞者中沒人能如你,
腳那么輕捷。
(趙毅衡譯)
(美國)埃茲拉·龐德
耶穌曾經路過加里里地方的加那村,那兒正在舉行盛大的婚禮舞會,然而正值酒盡而興未盡,燈火闌珊而人未散之時,耶穌顯示了超凡的神力,把六大缸清水變成了六大缸美酒佳釀。也許是美酒使人醉上加醉,也許是佳釀催人興致倍增。人們沸騰了,群情激昂了,在狂歡騰舞的人群中,唯有她最出眾。
詩人細細地看。白得耀眼,嫩的滴水。象剛出殼的杏仁,象剛萌出的嫩枝。面容似水,恬靜、幽雅。
詩人怯怯地觸。滑爽、清涼。象菖蒲叢中奔騰的小溪,象百花群中低吟的小澗。
詩人靜靜地聽。溪水撞擊著澗底的園石,叮叮咚咚,嘈嘈切切,珠落玉盤,奏出了一曲曲樂調。園石簇擁著小溪,園石捧出了清泉,就象一首抒情詩,就象一曲詠嘆調。
她是誰?莫不是蘇丹后宮尊貴的王妃?滿身堆繡,上下簇金。逃出了牢籠,掙脫了桎梏,來到這自由自在的地方,盡情盡興地歡舞。莫不是耶和華遣來的仙女?為耶穌的神力張揚,為耶穌的善行助興。
在黑暗中,詩人尋不到她;在凡夫俗子中,詩人覓不著她,然而她的舞姿卻深深留在詩人的腦海中,她的美色卻牢牢埋在詩人的心田里。詩人永遠不會忘記這個穿著象牙舞屐,腳步輕盈的舞者。
這首詩象一支小夜曲,象月光下的情歌,朦朧,迷離,恬美,幽遠。
上一篇:洛夫:舞者
下一篇:(意大利)蒙塔萊:英國圓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