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詠綠珠》
瓦礫明珠一例拋,何曾石尉重嬌嬈。
都緣頑福前生造,更有同歸慰寂寥。
——林黛玉《詠綠珠》
瓦礫也好明珠也好,一并都丟棄了也不在乎,石崇什么時候在乎過女人?怪只怪前生造的孽緣,于是便一起做伴黃泉,慰藉寂寥之心。林黛玉做這首詩的時候,應該是淚雨漣漣的,畢竟那前世今生的神話,不是什么時候都能糾纏在一起的。
石崇他就是一個流氓。不知道女人對于流氓是不是有一種天生的傾慕,且不論斯德哥爾摩效應的那種被俘情結,至少流氓比一般的男人有氣概,顯得特別,而且流氓代表著另外一個世界,那個世界里沒有什么規則,沒有什么文明,有的只是一種血氣方剛的、赤裸裸的欲望,真實而又強悍。
這就是為什么公主都要叛逃,小姐都愛俠客的原因了。
記得我初二那年的一部好萊塢大片叫做《泰坦尼克號》,當露絲跟著杰克跑上了甲板,迎著風張開雙臂的一剎那,每個人都在為這一對門不當、戶不對的戀人叫好。是的,那個一板一眼、循規蹈矩的未婚夫是不會知道站在船頭竟然也能夠飛翔的,他的腦子里追逐的是一些沒有生命力的虛無,權利、金錢、名望,這些在他眼里看來無比重要的東西,被船頭的風一吹就跑了。還有,《羅馬假日》里美麗優雅的公主,穿著小黑裙跳上了街頭,也牽住了一個平民的手。
女孩兒在年輕的時候總會有過這么一兩個暗戀的對象是跟流氓的形象有關的,尤其是乖乖女。那些調皮搗蛋的、總是被老師叫起來批評點名的家伙,他們甚至還會抽煙、罵臟話、打架,并且很討人厭地總是揪你的小麻花辮,你是如此地懼怕他,卻又控制不住地在意他、觀察他。只有他敢跟老師頂嘴,盡管你聽著他跟老師之間的爭執是那么驚心動魄、令人害怕,但是你又不得不承認,他有時候的反駁頂嘴還真是有道理。如果他再長得帥一些就更是要命了,那就成為全校老師人人得而誅之的對象、全體女生心目中的夢中情人了,而那些發育未完全,哼哧哼哧背著小書包的乖乖虎則沒有這個待遇。
石崇可以說是這方面的翹楚。
石崇作為古代富豪知名度頗高,人們常愛說他和皇親貴戚斗富及綠珠為之墜樓的故事,導致后人對石崇之富印象特深。而石崇是怎么富起來的人們仿佛不很在意。
石崇的父親石苞,在晉武帝時曾官至大司馬,后曾一度遭受排擠,最終死于泰始八年。不太能看出石苞有多富,只知道他生有六個兒子,而石崇是最小的一個。石苞臨死前將自己的財物分給諸子,可恰恰不給這最小的兒子石崇。石崇的母親對此提出異議,石苞說:“此兒雖小,后自能得。”此話頗有點奇怪,就算石崇從小極敏惠,勇而有謀,按常理去想,也應該分得父親的一份財物。但這奇怪之舉卻告訴后人石崇的財富不是從他先人那兒繼承來的。石崇后官至城陽太守,伐吳有功,封安陽鄉侯。但這不能保證使他富起來,而且能富到壓倒貴戚王愷的地步。因為在伐吳過程中得以封侯者為數不少,王浚是伐吳第一功臣,所以劉禹錫寫有“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的詩句。王浚這人年輕時就好奢侈,因伐吳之功被封為襄陽縣侯時,其子同時也被封侯,賜絹萬匹,錢三十萬。但王浚也只是自己玉食錦服,奢侈自逸,以這樣的家私還沒表現出和人斗富的舉動。
石崇和王愷斗富發生在晉武帝時,在此過程中武帝常助王愷,最有名的是石崇以鐵如意擊碎武帝賜給王愷的珊瑚樹,搞得王愷悵然若失。石崇的財富何以能富敵天子?他到底是怎么富起來的?武帝死后,昏庸的惠帝繼位。石崇出京為南中郎將、荊州刺史,領南蠻校尉,加鷹揚將軍。史書中記下了這樣一筆:“在荊州,劫遠使商客,致富不貲”。短短一語,總算使后人明白石崇是怎么富起來的了。刺史是一州的最高長官,商人路過荊州,石崇對他們實施了明火執杖式的搶劫?這種勾當絕對是亦官亦盜,至此才可明白他是如何白手起家而成為巨富的。他后來能建有金谷園就比較好理解了。有在荊州的搶劫墊底,足以財產豐積,室宇宏麗。而此前是怎樣富起來的,則仍然是個謎。但人們有理由這樣猜測,他在任城陽太守或伐吳過程中一定是做了亦官亦盜的勾當,否則無法和貴戚們斗富。就相當于《讓子彈飛》里的黃四郎所做的事兒,所謂流水的政權,鐵打的鄉紳,石崇憑借著自己的霸氣和陰狠,成為富甲一方的霸主。當然,樹大招風,得罪人,招人嫉妒猜忌是更不必說了。
他的一生用血汗鑄成,理應相信“人定勝天”的古訓,任何事只要用力就不會失去。綠珠也是一樣,她是他花了一丁點錢買過來的女奴,美艷不可方物。據說任何賓客來石崇家里,石崇都會叫綠珠出來獻舞,非常得意,而在座的賓客沒有一個不被綠珠的美貌所俘獲的。他非常寵溺她,給她世界上最好的珍珠脂粉、樂譜、衣服,而綠珠作為一個多才多藝的女奴也沒有辜負石崇對她的厚愛,不僅漂亮妖媚,也相當蕙質蘭心。
她喜歡昭君曲,曾經自己填詞:“我本良家女,將適單于庭。辭別未及終,前驅已抗旌。仆御涕流離,猿馬悲且鳴。哀郁傷五內,涕位沾珠纓。行行日已遠,遂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廬,加我閼氏名。殊類非所安,雖貴非所榮。父子見凌辱,對之慚且驚。殺身良不易,默默以茍生。茍生亦何聊,積思常憤盈。愿假飛鴻翼,乘之以遐征。飛鴻不我顧,佇立以屏營。昔為匣中玉,今為糞土塵。朝華不足歡,甘與秋草屏。傳語后世人,遠嫁難為情。”詞意凄涼婉轉,其才情亦可見一斑。綠珠嫵媚動人,又善解人意,恍若天仙下凡,尤以曲意承歡,因而石崇在眾多姬妾之中,唯獨對綠珠特別寵愛。
他是她的主人,他偉岸狠辣,富甲天下,卻又風流瀟灑。他有很多很多女人,卻又對那些女人不屑一顧。他寵愛她們,卻又玩弄她們。他的女人就像是一批可有可無的衣服,只是用來展覽而已。
史料記載,石崇每次請客飲酒,常讓美人斟酒勸客。如果客人不喝酒,他就讓侍衛把美人殺掉。一次丞相王導與大將軍王敦一道去石崇家赴宴。王導向來不能喝酒,但怕石崇殺人,當美女行酒時只好勉強飲下。王敦卻不買賬,他原本倒是能喝酒,卻硬拗著偏不喝。結果石崇斬了三個美人,他仍是不喝。王導責備王敦,王敦說:“他自己殺他家里的人,跟你有什么關系!”這個故事是為了說明王敦的狠比石崇更甚,但是從中我們不難看出石崇是一個多么冷酷無情的家伙。
回望魏晉南北朝,那一段充滿著戰爭與殺戮的歷史,處處煙塵與鮮血,人在這個時候都被扭曲成了欲望和恐懼的機器。國家倏忽一變,家也難成為家,為了片刻的歡愉,人們互相出賣、陷害,忙不迭地迷失自己在這巨大的黑洞里。亂世里的愛是嫣紅嫣紅的,肉欲也是赤裸裸的,這就像石崇院子里養的那些美麗的人兒,一邊享受著世間無雙的奢華生活,一邊卻又隨時準備著去死。她們青春的容顏只是石崇手里的一些毫無價值的棋子罷了。那些愛情,在霍亂時期,又算得了什么呢?連性命都如草芥的歲月里,一切都充滿了悲愴的短暫感和末日情緒。
她愛他嗎?也許愛,也許不愛。她只是他的女奴之一,在這亂世內,隨波逐流,憑她的蕙質蘭心,怎能看不出來這一切的虛浮和短暫?
他愛她嗎?也許愛,也許不愛,但是至少她是特別的。
石崇在朝廷里投靠的是賈謐,他為逢迎賈謐無所不用其極,甚至賈謐出門,他站在路邊,望車塵而拜,深為時人不齒。待后來賈謐被誅,石崇因為與賈謐同黨被免官。當時趙王司馬倫專權,石崇的外甥歐陽建與司馬倫有仇。依附于趙王倫的孫秀暗慕綠珠,過去因石崇有權有勢,他只能意淫一下而已。現在石崇一被免職,他便明目張膽地派人向石崇索取綠珠。那時石崇正在金谷園登涼臺、臨清水,與群妾飲宴,吹彈歌舞,極盡人間之樂,忽見孫秀差人來要索取美人,石崇將其婢妾數十人叫出讓使者挑選,這些婢妾都散發著蘭麝的香氣,穿著絢麗的錦繡,石崇說:“隨便選。”使者說:“這些婢妾個個都艷絕無雙,但小人受命索取綠珠,不知道哪一個是?”石崇勃然大怒:“綠珠是我所愛,那是做不到的。”使者說:“君侯博古通今,還請三思。”其實是暗示石崇今非昔比,應審時度勢。石崇堅持不給。使者回報后孫秀大怒,勸趙王倫誅石崇。
一個從來不把自己的女人當回事的石崇,也會有寧可為了一個女人而得罪有權有勢的人的時候,可見,盡管他很殘暴,很血腥,他是愛她的。他對她有著專屬于愛情的占有欲。
于是后來趙王倫派兵殺石崇。石崇對綠珠嘆息說:“我現在因為你而獲罪。”綠珠流淚淡淡地說:“愿效死于君前,不讓敵人得逞。”說罷就突然墜樓而死,石崇想拉都來不及拉住。一介女子,以死酬情,難怪千古之下,多得是為她寫詩的人呢!
愛到了極致,便是一份淡然,沒有患得患失,沒有斤斤計較。你知也好,不知也罷,我就這樣在屬于我的地方守著,你要我的歌聲我便為你唱歌,你要我死,我眉頭也不皺。
那句話也許該這么說:女,為知己者死。
綠珠之事后代還有人效仿的。唐代喬知的寵婢窈娘有姿色,且善詩文歌舞,喬知深為愛幸。當時武承嗣驕貴,強迫喬知以金玉賭窈娘。喬知輸了后,武承嗣便派人去喬知家搶走了窈娘。喬知怨悔,做《綠珠篇》以敘其怨:“石家金谷重新聲,明珠十斛買娉婷。此日可憐無得比,此時可愛得人情。君家閨閣未曾難,嘗持歌舞使人看。富貴雄豪非分理,驕矜勢力橫相干。辭君去君終不忍,徒勞掩面傷紅粉。百年離別在高樓,一旦紅顏為君盡。”喬知私下讓武承嗣家的閹奴傳詩于窈娘。窈娘得詩悲泣,投井而死。武承嗣從井里撈上窈娘的尸體,從衣中得到此詩,便鞭殺閹奴,羅織罪名殺了喬知。
后人憑吊綠珠的詩篇多不勝數。白居易的《洛中春感》說:“莫悲金谷園中月,莫嘆天津橋上春;若學多情尋往事,人間何處不傷神。”杜牧的《詠〈金谷園〉》詩,更增添后人的無限喟嘆:“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落花猶似墜樓人!人們以桂花的散落比喻綠珠一躍而下的凄美留芳,并尊她為八月桂花花神。
而林黛玉更是添了身世之感,情到濃處無生死,沒有他,活著沒有趣味,倒不如死了。最后林黛玉咳血而亡,于當日對綠珠的感慨算是一語成讖么?
上一篇:《杜牧《嘆花》》賞析與詩詞背景故事解讀
下一篇:《林黛玉《葬花吟》》賞析與詩詞背景故事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