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無樹
六祖慧能[1]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六祖壇經(jīng)》,大正藏第四十八冊頁三四九上
【白話新唱】
菩提本來就不是樹
明鏡也不是臺
原本就什么也沒有
哪里有地方招惹塵埃呢?
【分析與鑒賞】
在這里,菩提與明鏡都成了佛性的象征。佛性是說則不中,不能具象化的,所以神秀的偈子死在自己的語言里,六祖慧能的偈子卻像鯉魚躍龍門,超凡脫俗去也!
解決問題的第一種方法,是找出問題的原因,然后提出因應(yīng)之道,來化解問題。就像有人被毒蛇咬傷了,這時候,他要知道是哪一種毒蛇,然后到醫(yī)院注射專解這種蛇毒的血清,就沒事了。
只是,實際上,一般人被蛇咬到了,往往驚慌不已,恐怕也看不清毒蛇的真面目。而且,有時候,即使看清了毒蛇的模樣,時間啊!飛逝迅捷,也不一定能在毒發(fā)之前,及時趕到醫(yī)院,得到適當(dāng)?shù)闹委煛?/p>
解決問題的第二種方法,更為簡單,就是跳上更高層次,看透事物的本質(zhì):“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猶如在夢中忽然醒來,“哎呀!原來只是一場夢啊!”你連跑到醫(yī)院求醫(yī)都不必了,本來就沒有毒蛇咬你嘛!何必緊張呢?
這才是徹底解決問題的最高心法。
老子說過:“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意思是,真正的真理是非常簡單,而人們卻喜歡復(fù)雜、迂回,結(jié)果呢?好好的大路不走,偏偏要走上崎嶇難行的小徑。
保持清醒的心,洞透事物的真相,這是如夢的人生一項重大的課題。
[1]六祖慧能(638-713):我國禪宗第六祖,一代奇人,開創(chuàng)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禪法,門人編輯他的教說為《六祖法寶壇經(jīng)》,成為禪宗最重要的宗經(jīng)。
上一篇:傅翕《空手把鋤頭》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
下一篇:納蘭性德《蝶戀花(今古河山無定據(jù))》詩詞注釋與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