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錢春綺
石階
把月光折成
手風(fēng)琴的模樣。
月光
把拱形門
投在長廊的地上。
白衣人
踏著石階
出現(xiàn)在門檻上。
黑色的人影
挖空了門廊
影子跌得很長。
白衣追趕著黑影,
黑影犁著月光,
月光發(fā)出聲響。
風(fēng)從樹上搖下
白色和黑色的雨點。
烏云來把這一切涂暗。
吳鈞陶
朦朧詩正象其他流派的詩一樣,很難給它下一個確切的定義。不過難以言傳,或許可以意會。大致說來,一首詩沒有明確的主題,或者作者把主題蘊含在字里行間,不易捉摸,卻令人感到一種似隱似現(xiàn)的思緒,朦朦朧朧的意境,便可以算是朦朧詩吧。
這首《剪影》沒有晦澀難懂的字句,但是它的含義卻可以讓人思索。寫的是月光下月色與黑色的形象。顏色本來是陽光的游戲,在自然界,沒有了陽光,便是一片黑暗。但是陽光與黑暗之間,卻有朦朧的月光。在月光照耀下,各種色彩便不那么豐富,往往只能看見黑白兩色。月光下的石階是反差很大,立體感很強(qiáng)的。長廊原來是一條長而黑的“色帶”,月光卻透過拱形門在“色帶”上“挖”空了一塊。這時來了“白衣人”。可能是一個穿白紗連衣裙的姑娘,也可能是一個穿著工作服的護(hù)士。她在月亮“挖”空的地方再“挖”空一塊,那便是她的人影。這便形成黑——白——黑的交疊。“白衣人”在行走,她的影子在月光中往前移動。靜靜的夜里,她的腳步聲在響,但是“錯覺”告訴人們月光也有聲音。沒有顏色也沒有形狀、但確實存在的風(fēng)搖著樹,灑下斑斑點點,是白色和黑色的光和“無光”的雨點吧。最后,天上飄過烏云,這一切奇妙的剪影,便都無影無蹤了。
詩人敏感地捕捉了這一并不罕見的景象,用詩句把它“拍攝”了下來。可能他本人只是“自然主義地”揮寫,并不想表達(dá)怎樣的深意。但是在讀者心中是不是可以引起種種似模糊似清晰的遐想呢?
上一篇:王小妮:假日·湖畔·隨想
下一篇:(蘇聯(lián))葉賽寧:啊,陰晦多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