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劍釗
啊,陰晦多雨的地方,
寂靜在四處逍遙,
蒼穹下月兒昏黃
有如一只大圓面包。
在多次耕耘過的田野那端
長滿紫紅色的濱藜。
熟透的金星閃爍在
云彩的枝頭,象一枚李子,
毫不顧忌你的災難,
我嗅著春播作物的芳馨,
循著藍幽幽的河岸
漫步行走一程又一程,
沼澤地上升起煙霧縷縷……
可在美妙如歌的黑暗里,
你連綿的山崗充滿著
生物難以言傳的奧秘。
(劍釗譯)
(蘇聯)葉賽寧
《啊,陰晦多雨的地方……》是葉賽寧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的一次漫步遐想,它記錄了詩人面對美麗又神秘的自然現象而生發的感慨與困惑。天性善感的抒情主人公以一種凄切哀婉的調子向人們傾訴著生命的不可思議,造物的變幻無常。
在想象的天地里,葉賽寧幾乎就是萬能的上帝,他能將美麗動人的月亮捏造成“一只大圓面包,”將金光閃閃的星辰化成一枚“熟透”了的“李子”。詩人在這樣大膽新奇的比喻中流露了強烈的現代意識,要知道,月亮和星星在古典詩人,尤其是浪漫主義詩人的筆下,常常被比喻為情人,情人的面龐,情人的眼睛,等等,用作盡善盡美的象征。而葉賽寧在此卻近乎粗陋地將它們比擬為“面包”和“李子”兩種人們常見的食物。這兩個更為貼近生活的喻象在詩中的出現,透出了詩人對傳統的反叛精神。
葉賽寧的革新同時也體現在他所選用的語言結構上。在《啊,陰晦多雨的地方……》一詩中,詩人較多地運用了“跨行”法,將一個長句依照韻腳的停頓加以換行。(譯文在盡量仿造原詩的句式時,依據漢語的文法和使用習慣,略有些微的變動,但基本保持了原詩這一風格。)這些較長的句子鑲嵌在每節詩中,隨著韻律的波動而起伏,較好地配合了詩的情感節奏,以連綿不斷的氣勢,應和了詩人奔涌不止的文思,呈現出詩歌的散文美。
“一切景語皆情語”,葉賽寧筆下的自然并非是孤立的和靜止的,它們往往滲透了詩人的內在精神,是其靈魂的一個組成部分。葉賽寧在此通過“移情”,將強烈的情感噴注在神秘的自然現象上,以高超的藝術技巧給讀者營造了一個朦朧美的意境,讓人們去體會生活的隱秘和人生的無限。
上一篇:吳鈞陶·剪影
下一篇:(美國)希爾達·杜利特爾:奧里亞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