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追憶往事作《無題》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是一首由我國唐代詩人李商隱以男女離別為題材創作的愛情詩。
公元834年,李商隱因為生病,沒有參加進士科考試,便隨著他的重表叔崔戎來到兗州。崔戎是兗州觀察使,李商隱便在他手下供職。
這一年春天,李商隱赴兗州前,曾到過東都洛陽。一個偶然的機會,二十三歲的李商隱和一個名叫柳枝的姑娘相識。柳枝是商人的女兒,當時才十七歲。她的父親出門經商時,遇到風浪,死于湖上,她很孤苦。柳枝容顏美麗,性情活潑,而且喜歡吹笛,聲音婉轉動人。
李商隱的堂弟叫讓山,與柳枝是鄰居。有一次,讓山在柳枝家南邊的柳樹下,正在搖頭晃腦地朗誦李商隱的愛情詩《燕臺》四首。優美的詩篇立即感動了柳枝。
柳枝驚詫地問:“是哪個詩人的作品?這詩是誰寫的?”
讓山回答說:“是我的堂哥李商隱。”柳枝一聽大喜,就拉斷長帶作了一個結,托讓山轉贈,并向李商隱索要詩作。
第二天,李商隱便和她相見了。兩人一見,談得很投機。柳枝不但活潑聰明,而且對詩歌有濃厚的興趣,李商隱一下子便喜歡上了她。兩人產生了愛情。
后來,李商隱的朋友故意開玩笑,把他的行裝悄悄隨身帶走,他只得離開洛陽。不久,不幸的事發生了。柳枝被貴人奪取做妾,讓山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李商隱。李商隱悲痛萬分,滿腔相思深深地折磨著他。
一直到晚年追憶往事時,詩人無可奈何,為了表達對柳枝的思念,于是寫了這首《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詩: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
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
詩中的“別”字為通篇文眼,描寫了一對情人離別的痛苦和別后的思念,抒發了無比真摯的相思離別之情,但其中也流露出詩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悶苦,具有濃郁的傷感色彩,極寫凄怨之深、哀婉之痛,并借神話傳說表達了對心中戀人的無比摯愛、深切思念。詩中融入了詩人切身的人生感受。
整首詩的內容圍繞著第一句,尤其是“別亦難”三字展開。三、四句是相互忠貞不渝、海誓山盟的寫照。五、六句則分別描述兩人因不能相見而惆悵、怨慮,倍感清冷以至衰顏的情狀。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兩句中的設想:但愿青鳥頻頻傳遞相思情。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兩句以諧音雙關、比喻象征的藝術手法,極寫相思之苦。春蠶吐“絲”直到死亡才休止,蠟燭燒干了才肯化為灰燼,感情何其纏綿,何其沉痛,何等的感人肺腑!
現在,這兩句詩多用來贊美人們為了他人的利益,不惜犧牲個人;對所追求的美好事物,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只能用于褒義,贊美為人景仰、歌頌的人物。
上一篇:李商隱贊美黃昏寫《樂游原》
下一篇:李白作《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