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行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何事吟馀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太宗淳化二年(911)王禹偁因論妖尼道安誣陷徐鉉,獲譴于朝廷,由開封貶到商州(今陜西商縣)為團練副使。在州寫了不少寫景抒情詩,有“平生詩句是山水,謫宦方知是勝游”之句。《村行》乃獲貶的次年秋作于商州。
首聯寫馬踏山徑,道旁滿是野菊花,人的興致很高,所以信馬隨意而行。是信手拈來之句。次聯為全篇之警策。“數峰無語”這個否定的命題,假設著一個肯定的命題,就是仿佛它能語、欲語似的,這樣它才不是一句廢話、而是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含晚籟”與“立斜陽”,無不是寫自然于我有深情,所謂“相看兩不厭”也,這是野興很濃的又一表現。中國詩的勝諦在賦外物以生命,使外物的精神與創作主體的精神息息相通。此即是。
三聯拈出棠梨的紅葉,蕎麥的白花,秋色秋香,自然成對。末聯寫興致勃勃之際,忽然襲來棖觸。原來橋邊一座山村,原上數株老樹,十分眼熟,象煞故鄉景物。這是一種真切的生活體驗,在中晚唐詩中已有類語,如歐陽詹《蜀門與林蘊分路》:“村步如延壽,川原似福平。無人相共識,獨自故鄉情。”此詩只于結尾處一點即收,亦無妨復。
上一篇:王禹偁《畬田調》精品詩詞解讀
下一篇:蘇軾《陽關曲》精品詩詞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