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戎耀文 【本書體例】
【原文】:
河圖將來告帝期(2)。河圖將來告帝謀(3)。河圖將來告帝書(4)。河圖將來告帝圖(5)。河圖將來告帝符(6)。
【鑒賞】:
《五老游河歌》早見于漢人所著的《論語緯》:“仲尼曰:吾間帝堯舜等游首山,觀河渚。有五老游河渚,一老曰云云。二老曰云云。三老曰云云……有頃,赤龍銜玉苞舒圖刻版。歌旋。五老乃為流星,上入昂。龍沒圖在。堯喟然曰,咨汝舜,天之歷數在汝躬,乃以禪舜。”
據《宋書·符瑞志》:“堯歸功於舜,將以天下讓之,乃潔齋修壇于河洛,擇良日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有五老游焉,蓋五星之精也,相謂曰:河圖將來告帝以期,知我者重瞳黃姚,五老因飛為流星上入昂。乃有龍馬銜甲,赤文綠色,臨壇而止,呈甲圖而去……。”
以上只是從傳說中來的記載。比較確實可信的還是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中所載的:“堯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踐朕位?’岳應曰:‘鄙德,忝帝位。’堯曰:‘悉舉貴戚及疏遠隱匿者。’眾皆言于堯曰:‘有矜在民間,曰虞舜。’堯曰:‘然,朕聞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頑,母囂,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堯曰:‘吾其試哉!’于是堯妻之二女,觀其德于二女。舜飭下二女為媯汭,如婦禮。堯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從;乃遍入百官,百官時序;賓于四門,四門穆穆,諸侯遠方賓客皆敬。堯使舜入山林川澤,暴風雷雨,舜行不迷。堯以為圣,召舜曰:‘女謀事至而可績,三年矣。女登帝位。’舜讓于德不懌。……”
《史記》中的記載,清楚地告訴人們,古代唐堯禪讓于虞舜,是舜的賢慧孝順已出了名,遠近皆知其賢。因而在堯選擇接班人時,受到四岳的一致舉薦,又受到堯的考察考驗。堯為了考察舜甚至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了舜,九個男孩跟隨著虞舜以作內外全面考察考驗。同時委以官職托以重任,舜都能圓滿出色地完成,堯帝從各個方面都對舜感到滿意,才把帝位讓給舜。所以,讀《五老游河歌》必須結合史料來讀,這樣讀,這首歌也同樣告訴了我們:舜平時的為人,使他在氏族中德高望重。對這首歌謠中的五老,我們可視為氏族民眾中的長者,有著一定影響,受民眾尊重的長者,也可視為氏族民眾的代表。大家希望舜能成為帝位的繼承人。而把這種愿望轉托與神,這樣,天、神、人的想法便一致了起來,更加有力地說明舜在氏族民眾中的威望是多么深重!上古時代的人是信神的,是講迷信的。所以,他們把自己的愿望轉托于天帝,這是很自然的事,連天神都批準的人,當然就應該是最理想的帝位繼承者了。
這首古歌謠內容簡明,句式一致;看似重復,而各句含義自有側重,反復歌詠了“河圖”告帝的內容重點所在。也明顯地流露出神和人對唐堯禪讓虞舜這件事的稱頌與贊美。語言簡古質樸,頗具古謠諺之風貌。
上一篇:《五子歌》原文與鑒賞
下一篇:《伊耆氏蠟辭》原文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