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十三)·陳子昂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樹林。
何知美人意,驕愛比黃金?
殺身炎洲里,委羽玉堂陰,
旖旎光首飾,葳蕤爛錦衾。
豈不在遐遠(yuǎn)?虞羅忽見尋。
多材信為累,嘆息此珍禽。
【作者簡介】
陳子昂(公元 661─702) 字伯玉,是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qū)。其詩標(biāo)舉漢魏風(fēng)骨,強(qiáng)調(diào)興寄,反對柔靡之風(fēng)。有《陳伯玉集》。《登幽州臺(tái)歌》是其傳世名篇。
【字句淺釋】
解題:這是一首以鳥喻人的寓言詩,是作者有名的“感遇”組詩中的一首。翡翠:即翡翠鳥,羽毛赤、青相雜。珠樹:指“三珠樹”,《山海經(jīng)》中記載的類似柏樹、葉子都是珠的奇樹。委:致送。玉堂:這里指皇宮中嬪妃居住的地方。陰:深處。旖旎(椅擬):這里指柔美,與婀娜同義。葳蕤(威銳):草木茂盛、枝葉下垂的樣子。錦衾:織錦作成的被子。遐遠(yuǎn):邊遠(yuǎn)、遙遠(yuǎn)。虞:古代的官名,掌管山澤、打獵等事宜。羅:羅網(wǎng)。珍禽:珍貴的禽鳥。
【全詩串講】
翡翠鳥筑巢在南海之濱,雌雄雙棲在三珠樹之林。
怎么會(huì)知道在美人心中,縱意珍愛鳥羽象愛黃金。
在炎熱的南方被人捕殺,羽毛被送入深宮的大門。
飄搖柔美使得首飾生輝,結(jié)彩垂花錦被斑爛精神。
它們怎么不遠(yuǎn)走高飛呢?獵官用羅網(wǎng)襲擊式搜尋。
相信材高的人反遭拖累,讓人心中嘆息這種珍禽。
【言外之意】
這首寓言詩全用雙關(guān)寫法,句句都是在寫鳥,但句句也都在說人。作者心中滿懷哀怨之情,但總以和緩的口氣說出,有君子溫柔敦厚之風(fēng),寫得哀而不傷,是為五言古詩之正法。
語言層次的內(nèi)涵,已如“串講”中所言?,F(xiàn)在試把喻義層次的內(nèi)涵淺釋如下。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樹林:詩人出生地在四川,位于帝都長安的西南方。詩人品格高尚,不入流俗、不染俗塵。
何知美人意,驕愛比黃金:詩人不幸為武則天所賞識(shí),被迫讓自己的才華為其所用。
殺身炎洲里,委羽玉堂陰:詩人被迫獻(xiàn)才,有如鳥死拔羽,其哀怨之深于此可知。
旖旎光首飾,葳蕤爛錦衾:詩人的才華文彩,被武氏用來點(diǎn)綴升平,當(dāng)作政績。
豈不在遐遠(yuǎn)?虞羅忽見尋:詩人為什么不躲遠(yuǎn)點(diǎn)呢?四川已是遠(yuǎn)離京都了,但沒有用,還是難逃統(tǒng)治者的羅網(wǎng)。
多材信為累,嘆息此珍禽:詩人相信自己是被才華所累,不幸為武后看重而害了自己一生,因而深自嘆息。
中國的儒家人物是比較看重功名的。但在武氏臨朝時(shí)仍有許多忠于李唐王朝的文武官員深以入仕為恥,還有一些人干脆起來要推翻武氏(比如大詩人駱賓王等)。作者被迫入仕,以此詩反映出內(nèi)心深重的痛苦,表現(xiàn)了自己永不泯滅的正義和忠誠。
上一篇:章碣《焚書坑》劉項(xiàng)原來不讀書
下一篇:杜甫古詩《旅夜書懷》原文及譯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