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浣溪沙
十二紅簾窣地深,才移襪又沉吟。晚晴天氣惜輕陰。珠佩囊三合字,寶釵攏髻兩分心。定緣何事濕蘭襟。
詞譯
整個早晨,你想編一個花環(huán),把兩個人的愛圍住。但花兒卻滑落了。黃昏的時候,你垂下紅簾,把自己深深地藏起來。可是藏不住的夕陽,流淌出來。落霞與孤鶩齊飛時,愛的,不愛的,都已告別。只剩柔情在徘徊不安。相愛的季節(jié)。
你雖然有柳樹的腰肢,桃花的眼神,芳草的發(fā)髻。但春天又要走了,你不知道,花落誰家。夜晚,花瓣合起。你為誰憔悴?不過是緣來緣散,緣如水。
評析
此篇寫閨怨。詞只就少女的形貌作了幾筆的勾勒,猶如兩組影像的組接。
上闋描寫閨中場景和她猶豫不定的行動。“十二紅簾窣地深,才移刬襪又沉吟”,繡織有太平鳥的紅色簾幕垂掛在地上,剛剛移動了腳步又遲疑起來。起首這兩句,通過描寫垂掛的簾幕和猶疑的行為,渲染出女主人公若有所思、悵然若失的情態(tài),把她的生活環(huán)境和內(nèi)心矛盾含蓄而細膩地揭示了出來,為全詞營造出迷離恍惚的意境。以下一句,“晚晴天氣惜輕陰”。“晚”點明時間已值傍晚,“晴”說明天氣晴朗。因為時候已經(jīng)不早了,所以樹蔭不再濃密,轉(zhuǎn)而疏淡。此句表面上說的是少女對輕陰的憐惜,實際上是借物言己,惜陰以自惜,哀惋青春將逝,故要加倍珍惜。
下闋是其梳妝打扮的特寫。“珠衱佩囊三合字,寶釵攏髻兩分心。”綴有珠玉的裙帶上佩帶著香囊,正切中了“三合”之吉日字;寶釵將發(fā)髻攏起,好像分開的兩個心字。如此精妙的刻畫,直使女主人公形神畢見了。而“三合字”與“兩分心”既是對女主人公裝束的如實描繪,也是對其和戀人雙方愛情關(guān)系的指代。古代陰陽家以十二地支配金、木、水、火,取生、旺、墓三者以合局,謂之“三合”,據(jù)以選擇吉日良辰。釵也不僅是一種飾物,它還是一種寄情的表物。古代戀人或夫妻之間有一種贈別的習(xí)俗:女子將頭上的釵一分為二,一半贈給對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見再合在一起。辛棄疾詞《祝英臺近·晚春》中的“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即在表述這種離情。故此詞中“寶釵攏髻兩分心”實際上飽含女主人公與自己所愛分離的痛楚。也正是因此,才有了末句“定緣何事濕蘭襟”的疑問:我倆的姻緣是前世注定的,你為什么還要淚濕衣襟呢?看其語氣,是在反詰,似乎對前景充滿信心,其實隱憂無限。或許女主人公早已清楚,這一美好姻緣在現(xiàn)實中屢遭創(chuàng)傷,幾經(jīng)磨難乃致難以為續(xù),而自己又委實難斷情緣,遂以慰語自安,亦求安人。
上一篇:納蘭《河瀆神·涼月轉(zhuǎn)雕闌》詩詞賞析
下一篇:納蘭《浣溪沙·欲寄愁心朔雁邊》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