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河瀆神
涼月轉雕闌,蕭蕭木葉聲乾。銀燈飄落瑣窗閑,枕屏幾疊秋山。朔風吹透青縑被,藥爐火暖初沸。清漏沉沉無寐,為伊判得憔悴。
詞譯
月,遙遙懸掛于寥落的天空上,最是冷清,最是孤寂。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問天無語,覓人無蹤。
無你的日子,我獨自用孤單支撐著落寞的風景,寂寥地行走在長長的雨巷,用一季散落的丁香鋪滿每一個冰涼的夜。
我清澈的思念,雖然美麗如詩,卻只能在夜晚穿梭,落入枕邊。思念遙相寄,相思比夢長。紅塵俗世永遠是一個人的漫游,一個人的煩憂,永遠是一個人的月朗星稀,一個人的地老天荒。
評析
這首詞,絕大篇幅都是景物描繪,只于結尾處點旨,表明秋夜相思之情。
“涼月轉雕闌,蕭蕭木葉聲乾。”這兩句寫室外景色,寒月轉過雕欄,落葉蕭蕭,飄落時發出清脆的響聲。時為秋夜,月亦為秋月,所以“涼月”不僅寫出作者內心的寒涼之感,也隱約點名時令。“蕭蕭木葉聲乾”一句,化用柳永《傾杯》詞中成句“空階下、木葉飄零,颯颯聲乾”頗為得法,似乎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取以表達自己秋日冷落情懷,而不露明顯的斧鑿痕跡。接下“銀燈”兩句,轉寫室內景象。“銀燈飄落”,銀燈里點燃的燈芯草會結花,習習晚風吹來,燈花旋而飄落,此說明作者獨坐已久。“瑣窗閑”,“瑣窗”指鏤刻有連瑣圖案的窗,“閑”字謂無意趣,表明作者無寥的心思。“枕屏”,指床頭枕邊的屏風。寂寂的枕屏在秋夜里靜默著,好似幾疊秋山連綿到遠方,引起作者對遠人的無端懷想。上闋之景是從大景寫到小景,從室外寫到室內,都是肅煞凄涼之景。
下闋前二句仍是景語,是繼上闋的結二句寫室內之景。“朔風吹透青縑被”,“朔風”指北風,北風凜冽,似是要把青色細絹縫制成的被子吹透,秋寒如此,可見一斑。接下一句,“藥爐火暖初沸”,化用王次回《述婦病懷》詩句“無奈藥爐初欲沸,夢中已作殷雷聲”,寫懨懨病中情景。——那本來無恙的作者為何會遭疾?結尾二句點明是因為相思而致多愁多病。“清漏沉沉無寐,為伊判得憔悴”,清漏聲聲,悠遠隱約,那人再也無法安眠,但即便如此憔悴,為了伊人,我也無怨無悔。“為伊判得憔悴”,顯然脫自柳永《鳳棲梧》中名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一結綰在一片凄涼景象的烘托之下,更顯實密厚重。
這首詞妙在緊拓“秋夜相思”,卻又遲遲不肯說破,只是從字里行間向讀者透露出一些消息,顯得影影綽綽,撲朔迷離,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詞在相思感情達到高潮的時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蕩,感染力更強了。
上一篇:納蘭《夢江南·昏鴉盡》詩詞賞析
下一篇:納蘭《浣溪沙·十二紅簾窣地深》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