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1],來從楚國游[2]。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3]。
月下飛天鏡[4],云生結海樓[5]。
仍憐故鄉水[6],萬里送行舟。
[題解]
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長江南岸。送別,不是送別朋友,而是江水送別李白。李白二十五歲那年,告別故鄉四川,出三峽,渡荊門。這首詩寫江山景色,想象瑰麗,筆調雄放,表達出詩人眷戀故鄉又向往新的人生的青春熱情。
[注釋]
[1]渡遠:乘船遠行。
[2]楚國:指今湖北一帶,春秋時屬楚國。
[3]大荒:遼闊的荒野。
[4]月下飛天鏡:晚上,江面平靜時,俯視水中月影,好像是天上飛下來的明鏡。
[5]云生結海樓:白天,仰望天空,云彩變幻莫測,形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
[6]仍:又,頻。故鄉水:長江自四川向東流。李白是四川人,所以稱長江為“故鄉水”。
上一篇:千家詩《柳宗元·漁 翁》題解與鑒賞
下一篇:千家詩《王之渙·登鸛雀樓》題解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