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①,今上岳陽樓②。
吳楚③東南坼④,乾坤日夜浮⑤。
親朋無一字⑥,老病⑦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⑧,憑軒⑨涕泗流。
【注釋】
①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長江南岸,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
②岳陽樓:在今湖南省岳陽市,下臨洞庭湖,為游覽勝地。
③吳楚:春秋時二國名,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一帶。
④坼(chè):分裂,這里引申為劃分。這句是說:遼闊的吳楚兩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
⑤乾坤(qiánkūn)日夜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晝夜都漂浮在洞庭湖上。據《水經注》卷三十八:“湖水廣圓五百余里,日月出沒于其中。”乾坤:原指天地。此指日月。
⑥無一字:音訊全無。字:這里指書信。
⑦老病:杜甫時年五十七歲,身患肺病,風痹,右耳已聾。有孤舟:唯有孤舟一葉漂泊無定。詩人晚年是在小船上度過的。這句寫的是杜甫生活的實況。
⑧戎(r6ng)馬關山北:北方邊關戰事又起。當時吐蕃侵擾寧夏靈武、陜西邠(bīn)州一帶,朝廷震動,匆忙調兵抗敵。戎馬:戰爭。這年秋冬,吐蕃又侵擾隴右、關中一帶。
⑨憑軒:倚著樓窗。涕泗:眼淚和鼻涕。
賞析
公元768年(唐代宗大歷三年),杜甫由夔州出三峽,暮冬臘月,泊舟岳陽城下,登樓遠眺,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詩。
詩中先述青年時代對岳陽樓的向往,從而引出今日登樓之事。此次詩人只敘事,不說情,但他那盼望已久的急切心情似乎又在字里行間。
接著將一幅氣象萬千的洞庭湖展示給讀者,他沒有寫波濤,沒有寫云霧,沒有寫風帆,只是利用坼吳楚、浮乾坤來描寫。壯闊的氣勢早已令人玩味不盡。
然后將鏡頭拉到眼前,親朋好友沒有任何消息,而自己又老病纏身,孤舟漂泊。精神和物質上得不到任何安慰或援助,坎坷的生活境遇令詩人陷于落寞。
詩人自己生活如此狼狽,卻還在關心國家的前途,詩意一下就從狹小的個人身世上升到廣闊的國家命運。看看如今的山河破碎,想想幾十年的世事滄桑,怎能不令人百感交集!
詩中,詩人摒棄了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畫,從大處著筆,吐納天地,心系國家安危,悲壯蒼涼,催人淚下。時間上撫今追昔,空間上包吳楚、越關山。
其身世之悲與家國之憂融合在了一起,營造了一個浩渺茫茫、沉雄悲壯、博大深遠的意境。是杜詩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稱之為盛唐五律第一。
上一篇:古詩《杜甫·登樓》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杜甫·春望》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