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兒
雙蓮一干,為人折去,仲舉邀予賦之問凌波、并頭私語,夜涼誰共料理?柔情早被鴛鴦妒,怕擊水晶如意。香旖旎,待微雨清塵,略為新妝洗。騷辭漫擬。搴水末芙蓉,同心輕絕,未說已先醉。空折損,又墮偷香夢里。藕絲不斷新脆。吳娃小艇無蹤跡,也怪半池萍碎。還略記,是月冷、鷗眠鷺宿曾驚起。高荷恨倚。總回首西風,露盤輕瀉,清淚似鉛水。
這首詞的上片寫未折蓮花之可愛。詞以“問”字領起,流露出對并蒂蓮的深切關懷。“凌波”語出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此處以美人比蓮。作者深情地詢問蓮花:在涼風襲來的夜晚,有誰來幫助照顧你們呢?“并頭私語”四字,以擬人化的手法表現了雙蓮的親密無間。并蒂蓮花與鴛鴦,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歷來都是愛情的象征。這首詞卻以鴛鴦作為陪襯,說并蒂蓮的“柔情”竟引起了鴛鴦的忌妒,聯想頗為奇特。按《世說新語·汰侈》載:晉人石崇有一次與王愷斗富,王愷拿出一株精美的珊瑚樹,向石崇炫耀,石崇卻用鐵如意把它擊碎。“怕擊水晶如意”用這一典故,寫出并蒂蓮的嬌弱及擔驚受怕的心理。張雨《燭影搖紅·紅梅》詞中有“休擊珊瑚,怕驚幺鳳枝頭睡”的句子,可與此句參讀。“香旖旎,待微雨清塵,略為新妝洗”,說雙蓮本來已經十分嬌美可愛,待到微雨洗去沾上的灰塵,就好比美人妝后,更加楚楚動人。大詩人屈原十分喜愛荷花,《離騷》中就有“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的句子,以服飾之高潔象征人品之高潔。本詞的作者也想模仿屈原詠荷花,但想起雙蓮被人摘下,心情非常沉重:“騷辭漫擬,搴水末芙蓉,同心輕絕,未說已先醉。”
詞的下片繼續以擬人化的手法,從荷葉的角度,寫并蒂蓮被折后的傷感之情。“空折損”三字,流露出對蓮花被折的惋惜與無奈。“又墮偷香夢里”,意指又想起蓮花被偷折時的情景,就好像做了一場夢。“藕絲不斷新脆”,即藕斷絲連之意,以“絲”諧“思”。“吳娃小艇無蹤跡,也怪半池萍碎”,語出白居易詩《池上二絕》其二:“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白詩是說浮萍暴露了采蓮者的行蹤,此詞卻反用白詩之意,責怪浮萍沒有留下偷采者的半點蹤跡。“還略記,是月冷、鷗眠鷺宿曾驚起”,又轉而繼續回憶蓮花被折時的情景:在寒冷的月光下,偷采蓮花的人驚醒了入眠的鷗鷺。筆鋒欲往又回,纏綿婉轉,頓挫有致。“高荷恨倚。總回首西風,露盤輕瀉,清淚似鉛水”,用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憶君清淚如鉛水”句意,寫出無限別情。漢武帝時曾在宮中建金銅仙人,手托承露盤。魏明帝時欲拆離漢宮,運往洛陽,傳說仙人臨載乃淆然淚下。詞中將荷葉比喻成露盤,將荷葉上的水珠比喻成淚水,想像非常奇妙。
上一篇:趙秉文《游華山寄元裕之》詩詞選鑒賞
下一篇:張雨《木蘭花慢·和馬昂夫》詩詞選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