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望
國破①山河在,城②春草木深③。
感時④花濺淚,恨別⑤鳥驚心。
烽火⑥連三月⑦,家書抵萬金⑧。
白頭搔更短⑨,渾欲不勝簪⑩。
【注釋】
①國:國都,即京城長安(今陜西西安)。破:被攻破。
②城:指長安城,當時被叛軍占領。
③深:茂盛;茂密。
④感時:為時事而感傷。
⑤恨別:悲恨離別。
⑥烽火:這里借指戰爭。
⑦連三月:是說戰爭從去年直到現在,已經一個春天過去了。
⑧抵萬金:家書可值幾萬兩黃金,極言家信之難得。抵:值。
⑨白頭搔更短:白頭發越抓越少了。搔:抓,撓。短:少。
⑩渾欲不勝簪:簡直連簪子也插不上了。渾:簡直。欲:將要。不:禁不住。勝:承受。簪:用來綰住頭發的一種針形首飾。古代男子束發,所以用簪。
賞析
唐肅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便只身去投奔肅宗。途中為叛軍俘獲,帶到長安。因他官卑職微,未被囚禁。詩人目睹淪陷后的長安之蕭條零落,不免感慨萬端,陷賊營中八個月,先后寫了二十來首詩。而以《春望》為之最,成為千古名篇。
《春望》寫于次年三月,全詩緊緊圍繞一個“望”字展開。開篇即寫國都淪陷后,雖然山河依舊,可是已是荒草遍地,城池殘破,滿目瘡痍。其中,“破”“深”二字,雖是寫景,卻承載了詩人多少感慨和深情。詩人觸景生情,感慨時勢,痛心離別,花兒也因之落淚,鳥兒亦為此驚心。幾個月過去了,戰火依然沒有停止。詩人多么盼望得到家人的消息,此時的家信比什么都值錢!看著眼前的頹敗之景,想著遠方的凄慘之情,搔首頓足,四十五歲的他愁得滿頭的白發已經稀得簪不到一起了,這是怎樣的悲慘和苦難。想想千千萬萬的難民,有誰又不是這樣呢?
這里詩人巧妙地運用了移情入景、情景交融的手法,令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練,言簡意賅,充分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和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
上一篇:古詩《杜甫·登岳陽樓》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林則徐·赴戍登程②口占③示家人·其二》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