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偁·清明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①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②,曉窗分與讀書燈。
【注釋】
①蕭然:指空寂超脫的樣子。
②乞新火:因清明前一天是寒食節,此日禁火,所以要重新取得火種。
賞析
王禹偁(公元954年—公元1001年),字元之,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北宋詩人、散文家。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公元983年)登進士第,授成武縣(今屬山東)主簿,遷大理評事,長洲(今江蘇蘇州)知縣。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召試,升右拾遺并直史館,后因事貶為商州(今陜西商縣)團練副使。召任禮部員外郎,再知制誥。太宗至道元年(公元995年),任翰林學士,后以謗訕朝廷的罪名,以工部郎中貶知滁州(今安徽滁州),次年改知揚州。真宗即位(公元997年),再召入都,復知制誥。撰修《太祖實錄》,因直書史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再次被貶出京城,至黃州(今湖北黃岡),因此世稱王黃州。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冬改知蘄州(今湖北蘄春),月余病亡,年四十八歲。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著有《小畜集》。
此詩疑是詩人于入仕前客游他鄉時所作。詩人通過對清明的描寫,展示了其十年客游中清苦的讀書生涯。詩中說:這個清明節,沒有鮮花也沒有美酒,冷落無趣,就像荒山野廟中的和尚。昨天清明,我從鄰家討來新的火種,燈下苦讀,直至天亮。詩人那寒窗苦讀、心境淡泊之態宛若眼前。
上一篇:古詩《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②》詩詞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王禹偁·村行》詩詞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