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語
[定義] 利用雙關、借代、析字、用典、藏詞等手法將意思顯示于言外,須經分析解釋才能明白的一種修辭方式(《漢語修辭格大辭典》)。又稱廋辭、廋語。
隱語常以隱約透露之法和隱伏、奇譎的形式來暗示本意。其語義表達隱晦曲折,難于為一般人所理解。隱語常是特定集團或群體為了秘密傳遞信息而自行規定的專門用語,它使用范圍極窄,只是特定集團或群體內部的交際工具。它是一種特殊的語言現象,也是一種民俗語言文化現象。
[例釋] 按其所用方法,隱語常見的有:
(1)析字式。
例1:“妾脫帽”(女),“牛一”(先生)。
(2)雙關式。
例2:慣養嬌生笑你癡,菱花空對雪澌澌。好防佳節元宵后,便是煙消火滅時。(曹雪芹《紅樓夢》)
“菱花”代指“英蓮”(英蓮后改名香菱),“雪”諧音雙關,暗指“薛”(蟠),該詩以隱語暗示英蓮的命運。
(3)借代式。
例3:“使白”(清末以來建筑業指粉刷墻壁)。
(4)用典式。
例4:北宋吳處厚《青箱雜記》:“龍圖劉公燁未第前,娶趙尚書晃之長女,早亡。而趙氏猶有二妹,皆未適人。既爾劉公登科,晃已捐館。夫人復欲妻之,使媒婦通意。劉公曰:‘若是武有之德,則不敢為姻;如言禹別之州,則庶可從命。’”
“武有之德”和“禹別之州”是兩個典故,劉燁把真意隱藏在典故中。
(5)藏詞式。
例如,上例“武有之德”是“七”的藏詞,源自《左傳·宣公十二年》:“武有七德,我無焉,何以示子孫?”“禹別之州”是“九”的藏詞,出自《尚書·禹貢》:“禹別九州。”劉燁用用典式和藏詞式隱語隱藏不愿娶七姨而愿娶九姨之意。
(6)秘密語式。
例5:“油嘴”(舊時河南戲曲界指炒雞蛋)。
上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影響」
下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引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