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涼州詞①·黃河遠上白云間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②山。
羌笛③何須怨楊柳④,春風不度⑤玉門關。
【注釋】
①涼州詞:為當時流行的一種曲子(《涼州詞》)配的唱詞。涼州,今甘肅省河西、隴右一帶。
②仞:古代的長度單位,一仞相當于七八尺。
③羌笛:羌族的一種樂器。
④楊柳:指一種叫《折楊柳》的曲子。唐朝有折柳贈別的風俗。
⑤度:越過。
賞析
王之渙(公元688年—公元742年),是盛唐時期的詩人,字季凌,并州(山西太原)人。為人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后與岑參、高適、王昌齡一同被世人稱為我國唐代著名的“四大邊塞詩人”。以善于描寫邊塞風光著稱。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更是千古絕唱。
這首詩描寫了邊塞涼州雄偉壯闊又荒涼寂寞的景象。遠遠奔流而來的黃河,好像與白云連在一起,玉門關孤零零地聳峙在高山之中,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王之渙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
上一篇:古詩《查慎行·舟夜書所見》詩詞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王十朋·紅梅》詩詞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