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頎·望秦川
秦川朝望迥①,日出正東峰。
遠近山河凈,逶迤②城闕重。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③松。
客有歸歟④嘆,凄其霜露濃。
【注釋】
①迥:遠。
②逶迤:蜿蜒曲折。
③五陵:指長安城北、東北、西北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包括長陵(高祖劉邦)、安陵(惠帝劉盈)、陽陵(景帝劉啟)、茂陵(武帝劉徹)、平陵(照帝劉弗)。
④歟:卻。
賞析
李頎(公元690年—公元751年),祖籍東川(今四川三臺),少年時曾寓居潁陽(今河南登封西)。唐代詩人。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小官,晚年隱居嵩山、少室山一帶的“東川別業”。其一生交游甚廣,與王昌齡、高適、王維等關系密切。李頎性格疏放超脫,厭薄世俗。擅長五言、七言歌行體。詩以邊塞題材為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
這首詩,是李頎晚年辭官歸隱之前寫的。詩由“望”字入手,描述了京城長安秋風蕭瑟、凄涼寥落的景象。
清晨從秦川大地極目遠望,太陽剛剛從東面的峰巒間顯露出來。周圍山青水凈,城闕重重。一派莊重肅穆的景象。秋風吹過,修竹搖曳,五陵原上,松柏送寒。我就要辭官回鄉,離開京城了,卻在此嘆息。只是感慨這里的霜露太濃重了些。詩人才華出眾,為時人所推重,四十五歲中進士后,長期不得升遷,而現在就要返鄉,難免會客歸還嘆。
看到滿眼的蕭瑟秋景,詩人的心里也像遭受到秋風霜露一樣,凄然而悲涼。這首詩,對秋景的描述極為生動細致,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好詩。
上一篇:古詩《李賀·南園·其五》詩詞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杜審言·送崔融》詩詞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