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干行》(其一)古詩全文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十六君遠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長干行》(其一)古詩賞析
《長干行》屬樂府雜曲歌辭。古辭中說:“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搖。妾家揚子住,便弄廣陵潮。”寫的是長江上船家女兒的生活。盛唐詩人崔顥曾運用這個樂府題材寫下了《長干曲》四首,其中前二首特別有名:“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舟暫借問,或恐是同鄉。家臨九江水,去來九江側。同是長干人,生小不相識。”李白的《長干行》雖沿用樂府舊題,而內容和題材上都作了較大的發展和改造。雖仍是寫長干里的人情物事,發生的地點卻不在江上,而在江岸上。雖寫的是男女愛情故事,卻不是互不相識的男女江上相逢互答,而是寫了一對從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年青夫婦的纏綿愛情故事,是一首感人肺腑的愛情敘事詩。
故事是以一個少婦的回憶展開的。她的思緒,首先飛回了遙遠的童年時代,那時她和如今的丈夫都還是天真漫爛,情竇未開的兒童。記得那一天,她折枝花兒正在門前玩耍,郎卻騎著一條竹竿當做馬兒跑到她家門前來玩,繞著井臺旁的青梅樹轉了起來。他們從小都住在長干里,從幼年時,就常在一起玩耍,玩著過家家一類的游戲。當時童心無猜,沒有意識到有什么男女之嫌,沒有想到今天竟成了小兩口,想起來真有些令人害羞,自己和丈夫的愛情溯源起來,還真與那時有點關系哩!
詩人的頭六句以女主人公的口氣和角度,對自己的童年生活進行回憶。回憶總是美麗的,象一壇陳年老酒,年代愈是長久,其味道就愈是香醇。
從“十四為君婦”到“豈上望夫臺”八句,寫她與丈夫婚后的甜蜜生活,寫出了一個少婦婚后微妙的心理變化。古人結婚早,剛結婚時,她才十四歲。第一次做小媳婦,她感到既新鮮又害羞。見了人總覺得羞顏難開。別人和自己開個玩笑,就覺得羞的抬不起頭。躲進內室里,怎么叫也不出來。經過了一年的恩愛夫妻生活,她逐漸適應了新的生活環境,性格也開朗起來,對丈夫的愛情也越來越深厚,感到了愛情的甜蜜。她愿意在丈夫身邊耳鬢廝磨,朝夕相守,并發誓愿白頭偕老,同塵共灰。她相信丈夫對自己的愛情也是忠貞的,就象是傳說中那位與情人相會守約抱橋柱而被洪水淹死的癡情尾生那樣,對自己忠心耿耿,而自己也是這樣。她只感到夫妻恩愛的甜蜜,那里想到人間還有夫妻別離的哀痛。“豈上望夫臺”一句,暗示詩的下半首郎君的遠行。望夫臺、望夫山、望夫石,全國各地都有,僅在長江沿岸就有多處。
從“十六君遠行”到“坐愁紅顏老”十二句,寫夫妻離別后少婦的擔心和傷心。到了少婦十六歲時,也就是她結婚的第三個年頭,她安靜的家庭生活忽起波瀾。就是她的丈夫要出遠門做生意。做生意的方向顯然是沿著長江西行,要到路過三峽瞿塘滟滪堆的巴蜀地區。這位年輕少婦雖不愿與丈夫分離,但也不得不這樣做,因為生意人總得通過做買賣以獲得衣食之資啊!她開始從無憂無慮的愛情夢幻中清醒過來,原來愛情不但要共享甜蜜,還得要共分憂愁。五月是漲水季節,瞿塘峽的滟滪堆非常險惡,湍急的江水被江心的礁石劈成碎片,飛濺空中,吼聲如雷,連兩岸的猿猴也嚇得發出悲鳴。想到丈夫所坐的船只就要從這個地方過來過去,真令人提心吊膽。她雖然沒有去過滟滪堆,可常聽家人講過,歌曲中唱過:“滟滪大如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鱉,瞿塘行舟絕;滟滪大如龜,瞿塘不可窺;滟滪大如襆,瞿塘不可觸。”郎君就要在這個鬼門關闖來闖去,怎能不令人揪心呢?于是,她天天盼著夫君回家,開始時,她每天都要在門前張望,希望能見到她的郎君能夠突然在她面前出現,撲到她的懷里。這樣過了許久,門前都走出一條明晃晃的小路來了,但是,她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了。從五月一直盼到八月,郎君的影蹤全無。她因失望而感到悲傷。于是連門口也怕去了,以前的舊行跡上又一一長滿了青苔。秋風起時,樹葉飄零,落在青苔上,一層又一層,就象是痛苦郁積在心頭上,掃也掃不盡,干脆還是不掃。八月的蝴蝶黃了,雙雙對對,在西園的草叢中飛來飛去,象是故意在挑逗她的心事。昆蟲尚能雙雙起舞,人將何堪?
只能使她倍感別離的孤獨和凄涼。雖然分離不過是幾個月的功夫,但她已感到度日如年,紅顏減損,衣裳漸寬。這一段著重寫她與丈夫別離后的痛苦相思,孤獨和悲哀。
最后一段,寫少婦盼望夫君早日歸來的急切心情。她要想盡辦法催促丈夫趕快回來,并希望他在來之前及早給家先來個信兒,把回家的具體時間告訴她。只要一接到丈夫的來信,她就準備乘船到半道上去迎接,就是到離長干七百馀里的長風沙去迎候丈夫,她也不嫌遠。“早晚下三巴”,“早晚”即多早晚,唐代口語,意即何時。“三巴”,指唐時的巴郡、巴西郡、巴東郡。都在今四川省東部地區。“不道遠”,不感到遠。“長風沙”,地名,在今安徽安慶市東長江邊上。
這首詩是一首優美的敘事詩。李白的大多數詩都是抒情詩,很少敘事,而這一首則敘述了一則優美的愛情故事。在詩中塑造了一個純情的少婦形象。這個女子不象是封建社會中舊婚姻制度下的犧牲品。而是一個幸運兒。她和郎君的結合,不是一個不幸的女子被迫嫁給一個與自己毫不相識的陌生男子,而是一對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幸福伴侶,婚后又感情和諧,恩愛和美。幸福的童年,美滿的婚姻,她的人生道路可以說是順利而又平坦,因此就決定了她的性格單純、深情、嬌柔、脆弱等特點。詩人把握住了女主人公的這些性格特點,在詩中展開了充分的心理變化描寫。她剛結婚,見是心中的他,就帶著甜蜜的感情回憶了他們兒時在一起玩耍的情景。由于剛剛結婚,年齡又小,感到初當小媳婦的羞澀、忸怩。隨著夫妻感情的日漸濃厚,遂覺得二人不能分離,即使是短暫的分別也使她不堪忍受。因為她的生活實在是太順利、太平坦了,沒有經過一點挫折,因此,她的心理上也沒有做過受挫折的思想準備,大概這短暫的夫妻別離,就是她情感上的第一次痛苦的風波,所以才覺得這是受了極大的精神負擔。別離的痛苦和對丈夫的擔心,又使她浮想聯翩,甚至于經常想到或夢到滟滪堆浪起船翻。她先是經常到門前觀望,但常常使她失望,由于她怕絕望,就干脆不出去了。但在家園中的小天地里她仍然無法排釋她感情上的苦悶,她見落葉思遠人,見雙蝶飛舞而倍感身只影單,由于她的憂慮和傷感,頓時覺得老了許多。她又由失望突然變得滿懷希望,想象著丈夫很快就要來信,告訴她,他要很快回來,她也要準備乘船去很遠的地方去迎接他„„詩到這里,戛然而止。
詩人用他卓絕的詩筆,細致地刻劃出一個閨中少婦一系列的心理活動,塑造了一個美麗的形象。有人說李白這首詩開創了描寫愛情心理的新途徑,這種評價并不為過。這首詩敘事、寫景、描寫心理活動,刻劃人物形象都極成功。情、景、理三者交融一片,把抒情和敘事,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對以后的敘事詩,特別是白居易等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都起著良好的影響作用。至于李白集子里的另一首《長干行》,比此首的藝術水準要差得多,前人已指出不是李白所作。
上一篇:《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一)
下一篇:《蜀道難》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