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喻
[定義] 比喻的一種。比喻與通感兼用的一種修辭方式。這是通過特定語境,把本體與喻體在感官上內在的某種關聯聯系了起來。
[例釋]
例1: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例2:海在我們腳下低吟著,詩人一般。那聲音仿佛是朦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霧那樣溫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語那樣芳醇;低低的,輕輕的,像微風拂過琴弦;像花飄零在水面上。(魯彥《聽潮》)
例1白花的“縷縷清香”本是嗅覺形象,卻與喻體“渺茫的歌聲”這一聽覺形象關聯起來。本體與喻體看似不相和諧,卻由于感官相通的內在關聯,將白花描摹得有聲有色,充滿抒情韻味。例2海低吟的聲音原是聽覺,卻以視覺形象“朦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霧”、味覺形象“情人的蜜語”作喻,在以聽覺“微風拂過琴弦”作喻后,又描繪了一種視覺形象“花飄零在水面上”。這里聽覺、視覺、味覺相互溝通,以比喻的形式表現出來,創造了一種恬淡、溫馨的審美意境。
上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異稱」
下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