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梁汾
西窗涼雨過,一燈乍明滅。
沉憂從中來,綿綿不可絕。
如何此際心,更當與君別。
南北三千里,同心不得說。
秋風吹蓼花,清淚忽成血!
【注釋】
蓼:一種草本植物。
【評析】
此為送別友人詩。時值秋雨,性德為顧貞觀送行,作此詩以贈。此詩采用五古的形式,可長可短,在韻律、對仗方面沒有律詩那么嚴格,更適合詩人自然發揮、自由抒情。詩人并未直接切入送別之情景,而是從昨日之追憶寫起,聽聞好友離別愁苦難眠,待到今日離去,不禁淚濕,三言兩語便將詩人從隱隱“沉憂”到“清淚成血”的心理變化過程宣泄出來。“南北三千里”的阻隔在古人看來已如天涯海角般遙不可及,距離的遙遠,交通的不便,通訊的落后,讓離別意緒成為古人特別重視的情感。該詩語言平淡質樸,但詞淺情深,頗有古詩情致。末句寫友人走后詩人的感受,“清淚”、“血”足見傷痛之深,亦呼應了首句對送別時令和天氣的渲染。此次送別,性德還有詞《于中好》(握手西風淚不干)相贈:“握手西風淚不干。年來多在別離間。遙知獨聽燈前雨,轉憶同看雪后山。憑寄語,勸加餐。桂花時節約重還。分明小像沉香縷,一片傷心欲畫難。”詞中對多年來二人“多在別離間”表示了深深的遺憾與自責。顧貞觀《祭文》中亦說“聚而散,散而復聚,無一日不相憶,無一事不相體,無一念不相注”,表達二人相交之深。此后,性德寫給梁汾不少詩詞,總體而言送別作品中詞多于詩,或因詞之文體及句式更宜于表現纏綿婉轉的感情,而詩在句式上整齊劃一,更適于表達闊大情懷,故性德將德業文章多賦予詩,哀婉幽情則多交付于詞。
上一篇:酒仙遇賢《貴買朱砂畫月》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
下一篇:納蘭性德《采桑子(桃花羞作無情死)》詩詞注釋與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