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 泉 亭
林 稹
一泓清可沁詩脾,冷暖年來只自知。
流出西湖載歌舞,回頭不似在山時。
林稹,生卒年不詳,字丹山,長州(今江蘇蘇州)人。神宗熙寧九年(1076)舉進士。《全宋詩》錄其詩一首,即此詩。《冷泉亭》一作《冷泉》,“冷泉”在浙江杭州靈隱寺前飛來峰下,流入西湖。泉上有亭,“冷泉”兩字為白居易書,“亭”字為蘇軾書。
前兩句寫在山的冷泉。首句寫一道清冷的山泉能夠滲入到詩人的心脾。“一泓”是數量詞,這里用數量詞代稱一泓山泉。“清”,在這里指清冷,因為泉名“冷”。“沁”,滲入,如沁人心脾。“詩脾”,詩人的心脾。次句寫冷泉是冷是暖只有自己才有切身的感受。“年來”,指一年以來。“只自知”,用佛家語,如唐釋善無畏《大日經疏》卷十二稱:“如飲水者,冷暖自知。”
后兩句寫出山的冷泉。第三句寫冷泉出山后流入西湖,負載著歌兒舞女在游船畫舫中供人尋歡作樂。“流出西湖”指流出山中,進入西湖。“載歌舞”實際上是載著游船畫舫,游船畫舫中有人在唱歌跳舞,供人尋歡作樂。寫詩時突出了最能反映佚樂生活的“歌舞”兩字。末句寫如果冷泉水從西湖流歸山中的話,那么它與原先在山中的冷泉已經有了本質的差別。
杜甫《佳人》詩中有兩句:“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詩人聯系當時的社會背景與自己的生活經歷,將這兩句詩進行了個別化的處理,寫成了這么一首詩,表現自己不愿與尋歡作樂、醉生夢死的社會風氣同流合污的品格與志向。
上一篇:周必大《入直》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
下一篇:蔡 確《夏日登車蓋亭》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