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鞏·詠柳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①得東風勢便狂。
解②把飛花③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釋】
①倚:仗恃,依靠。
②解:解得,懂得。
③飛花:柳絮。
賞析
曾鞏(公元1019年—公元1083年),字子固,漢族,撫州南豐(今屬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少年時與王安石友善,后向歐陽修推薦了王安石。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登進士第,任太平州司法參軍。次年,奉召回京,編校史館書籍,遷館閣校勘、集賢校理。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先后在齊、襄、洪、福、明、毫等州任知州,頗有政聲。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徙知滄州,過京師,神宗召見時,他提出節約為理財之要,頗得神宗賞識,留三班院供事。次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學,委任史館修撰,編纂五朝史綱,未成。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拜中書舍人。次年卒于江寧府。理宗時追謚“文定”。
這首詠物詩是詩人借物抒懷,其實另有所指。你看那輕狂的柳絮在柳條還沒有變色的時候,就依仗東風,狂飛亂舞。它以為自己主宰了世界,鋪天蓋地,竟然不知道天地之間還有清霜正氣,就連天上的日月它都敢去蒙蔽。猖狂之態形象至極。顯然詩人筆下的柳絮就是現實中的小人,而詩人以柳絮作喻,緊緊抓住其特色,使之性格化。其中的亂、倚、狂、解、蒙五字,將柳絮描繪得惟妙惟肖。但柳絮只是柳絮,它永遠不可能遮住日月的。這就是詩人要表達的主旨。構思奇巧,富有深意,令人深思。
上一篇:古詩《曹操·觀滄海》詩詞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朱淑真·秋夜》詩詞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