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香滿徑撲人飛
圓至[1]
芳塘雨霽綠初肥,折得青條串露歸,
一樹殘花喧斗雀,紅香滿徑撲人飛。
《牧潛集》卷一,四庫全書第一一九八冊頁一一三下
【白話新唱】
雨過天青
行過水塘邊
見到植物們都顯露出綠油油充滿生機的模樣
我折得青綠的枝條
串著晶瑩的露珠一路走回
雀鳥們在樹梢間興奮地喧嚷著跳躍著
樹上猶存雨后的殘花
一陣清風吹過
紅色的落花從四面八方襲來
空中滿是芳香迷人
【分析與鑒賞】
這首詩成功地描繪出雨后的即景,或許沒有什么偉大的禪意,只是作者那種融入眼前之境的心情,那種欣賞自然之美的閑情逸致,在在顯得悠閑、從容,禪之生活化,就是這樣了。
有一年,太陽黑子活動劇烈,傍晚時分,我正在辦公室忙,女友忽然來電,囑我趕快到戶外看太陽,我依言暫時放下公事,走到馬路上,抬頭一望,果然有趣。即將下山的夕陽又大又圓又柔和,微紅的光盤上有一大一小兩粒黑子,十分明顯,我駐足看了一會兒,才回辦公室,內心有種感動襲來。
雖然是居住在都市里,大自然還是慷慨地把美景賜給我們,只是我們能不能領受呢?
以臺北市為例,臺北盆地的上空,經常有繚繞不去的懸浮粒子,使得臺北的天空很難像玉山的天空那么清澈潔凈。然而,也因為如此,有時臺北的夕陽得到不太干凈的空氣的輔助,散發出異樣的瑰艷光澤。雖然空氣污染令人厭惡,可是我也不能否認,曾經在臺北的高樓上,看過令人心醉神迷的日落美景。
在都市生活,仍然保有對自然的敏感,這種心情是可貴的。
許多人向往遠離文明、回歸自然的生活形態,正因為他們一直生活在都市中,使得這種向往變成一個美麗的情緒,而不是生活的實踐。
但是,那些本來就住在城市人眼中的鄉下人,他們對自己生活的環境未必有這種“美麗的情緒”,也不以為自己居住的地方有多美。
一旦失落了對自然的敏感,住到哪里,哪里就無形中被糟蹋了。
培養這份心情,就從當下開始,活在眼前之境,欣賞此時此地就行了。
[1]圓至:六祖下二十二世,嗣法于仰山祖欽。除禪理之外,工于古文,詩猶清婉,有《牧潛集》行世。
上一篇:恕中無慍《百年壽命一彈指》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
下一篇:《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詩詞的背景故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