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夜叉心
文殊思業[1]
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薩面,
菩薩與夜叉,不隔一條線。
《續指月錄》卷一頁四十六
【白話新唱】
昨天是夜叉的心腸
今天卻成了菩薩的臉孔
菩薩與夜叉之間
一點兒距離也沒有
【分析與鑒賞】
文殊思業本來出身于殺豬世家,有一天他正拿刀宰豬時,忽然洞徹心源,便放下殺豬的職業,出家為僧。
這是一個非常美麗的故事,《續指月錄》的記載就這么簡單,其中卻有極遼闊的想象空間。到底,是怎么樣的心情,才會在殺豬的時候開悟呢?
現在常被人掛在口頭上的一句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它的淵源記載于《指月錄》卷二:“廣額屠兒于涅槃會上,放下屠刀,立便成佛,自云是賢劫千佛一數。”
其實,人本來就是佛,不必放下屠刀,早已成佛!
若說成佛,也是不對,因為“成”這個字蘊涵了時間的流動變化,“成佛”一語暗示了:人只是很普通的生命,必須經過一段漫長的修行,才能成為偉大的佛陀。
事情的真相是這樣的:屠夫本來就是佛,只不過,他不知道,他的生活于是照著他相信自己是凡夫的堅定信念去演出,直到有一天,他突然發現,我就是佛嘛!從此,在外人眼中,認為他“立地成佛”也!
文殊思業正是體驗到這個,他說:“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薩面,菩薩與夜叉,不隔一條線。”很明顯地表達了,未悟道前,猙獰的夜叉與慈悲的菩薩相去千里,悟后,卻發現菩薩與夜叉原來是一體。
所以,不明白時,夜叉是夜叉,菩薩是菩薩,屠夫歸屠夫,佛陀歸佛陀;明白之后,曾無兩樣。
《圓覺經》有一段非常精采的話,可以總結這一首詩:“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凈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
[1]文殊思業:六祖下十七世,嗣法于文殊心道禪師。
上一篇:張九成《春天月夜一聲蛙》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
下一篇:無門慧開《未舉步時先已到》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